豹皮石品鉴网

白毫银针为何价格高昂?四大理由让你信服

发表时间: 2019-12-07 21:42

白毫银针为何价格高昂?四大理由让你信服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如今的娱乐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众星云集的大型晚会中,最后明星齐齐亮相的大合照里,在视觉体验上,最抓人眼球的中心位置,大家反而视而不见。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这种情况显得十分反常。

合理解释是:现如今的社会,更倾向于接受那些谦逊的人设。

不站在中心位置,也能够得到观众的关注,还得到了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中心位置,反而是无人可占。

其实,过分的谦逊反而有些刻意,毕竟一些有资历有实力的老戏骨,在中心位置,完全实至名归。

例؜如白毫银针,若是在白茶圈内的聚会中,占据主位,没有任何微词。

白毫银针价高,凭什么令人服气?

《2》

贵在产量稀少

先上一张白毫银针的美照。

肥壮的芽头上,布满细细密密的白毫。

用茶夹,夹取一枚白毫银针,迎着阳光,让带着暖意的光线漏过白毫,折射出柔和的光芒。

与大众想象中的不同,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并非只有光秃秃的一个芽头,而是“一旗一枪”。

饱满肥壮的芽头边上,有一片小叶壳,两者搭配,像是红缨枪一般。

料峭春寒,白茶树发芽时,虽然受到了春日温暖气温的呼唤,然而嫩芽想要突破桎梏,探出头看世界,依旧需要厚积薄发的坚持。

白茶树的芽头,是茶树积累一冬之后,所呈现的作品。

而在萌发出来有限的芽头里,能够达到白毫银针严格采摘标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为何太姥山的白茶,卖得特别贵⁤?

一分钱一分货,太姥山白茶内质丰厚。

自然环境,适合白茶生长。

高山茶园温度低,茶树在低温中被激发出了强大的求生欲望,扎实自身丰厚内质的意识,要比生长在相对温暖些的平地产区的白茶树,更强烈一些。

内质更丰厚,茶叶也就更耐泡一些。

并且,相对于交通通达度更高的平地产区,太姥高山的环境,显而易见的更好一些,对于茶叶品质同样有正面促进作用。

白毫银针原本就是茶王,出生于太姥山,更是让它身价倍涨。

好比,同样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嫡长子的地位就是要更高一些。

《3》

贵在工艺

白毫银针,是在春季最开始采摘的白茶品类。

但上市的时间,似乎还排在白牡丹的后面,真真让人感到迷惑。

这就要从白毫银针的外貌特征开始说起了。

白毫银针由单个芽头组成的,拆解开后,会发现芽头是笋状结构。

不论是在萎凋,还是在干燥的过程中,白毫银针当中的水分流失,并不像是展开的树叶一般薄薄一层,可以四通八达的快速流失。

而是被包裹起来,层层叠叠的模样。

在最后烘干的步骤中,最外层的芽头已经干燥,而在内层可能依旧处于半干状态。

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当然不能上市,可白茶的干燥又是一个细致活。

需要用文火,以亲和的温度,温柔的将水分驱赶,不能过急过燥,否则在白茶里,就有可能会出现焦味、烟味一类的杂味。

S师傅自然是舍不得他的太姥山白茶被这样蹂躏。

萎凋和干燥,听起来简单,甚至没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在萎凋时,对温度、光照、风力、时间的把握,唯有用经验调控。

白毫银针上,虽然有密实的白毫作为最基础的防护。

然而,娇嫩如婴儿肌肤的白毫银针,还是需要小心呵护。

萎凋的时间过长不行,萎凋时间过短也不行,唯有正正好,才能制作出高香好白茶。

干燥的时候,应该烘多久,怎么烘,同样是门技术活。

小小一枚白毫银针中,凝练的心血,非亲眼目睹,很难深刻体会。

《4》

贵在营养价值

白毫银针上,丰厚的白毫,其主要组成物质是氨基酸。

氨基酸溶出在汤水里,能给茶汤赋予明显的鲜爽滋味。

除了滋味上的影响,氨基酸本身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长期饮用可以调理身体机能。

甚至,有不少茶友“开发”出了白毫银针的新作用。

防晒是一年四季,都不能缺少的功课,但有时会忘记带防晒霜,被晒伤了怎么办?

一位茶友姐姐说,她是这么处理的。

将白毫银针的第一冲,装在喷瓶里面,然后饱含着氨基酸的茶汤,雾状的落在了脸上。

原本被晒得发红发烫的地方,被茶汤中的有益物质镇定,同时还伴随着清凉感。

在茶友的智慧之下,白毫银针不仅可以内服,连外用也可以。

《5》

贵在人工

小小的,嫩嫩的芽头,生长在茶树上,在采摘的时候,尤其考验眼睛与手上功夫的配合。

目光落在哪儿,哪儿的芽头就落在手心里。

说起来简单,不过是寥寥数行字。

其实是个精细活,如同绣花一般,手指在枝丫间,灵巧的跳跃,像是手指舞一般。

听起来美,在现实中看见,却另有一番感触。

在茶园里采茶的工人,大多是年龄较大的大哥大嫂,乃至有些年龄较大的大爷大娘。

他们采茶,是为了补贴生活。

在很多茶友们看来,太姥山上秀美的自然风光,惬意的生活,鸟语花香,都是他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风景。

很多人眼里,熟悉的地方,是没有风景的。

尤其,对疲于奔命的劳动人民来涚,更是无暇欣赏。

白毫银针的茶青价格高,然而采摘时间有短,所以在采摘银针的每一天,其实都很忙碌。

心境不同,即使是同样的风景,生出的感触也是不同的。

一斤白毫银针,两万余颗的芽头。

一个采茶工人,从露水干了之后,开‭始采茶,日落西山,结束采茶。

期间总共休息不了几次,吃一个中午饭,又开始采茶。

从早到晚一直采摘,也就只能够采摘十斤左右的白毫银针茶青。

谁知杯中茶,粒粒皆辛苦?

《6》

白毫银针到底有多好喝?

既然是茶王,首先要说明的是,白毫银针的滋味有些“高处不胜寒”。

建议刚⁠开始接触白茶的茶友,先不要从白毫银针开始接触,以免出现喝不懂的情况。

当喝过寿眉和白牡丹之后,再接触银针。

白毫银针的美妙,体现在香气滋味上,可与茶友们具体形容一下。

用烫壶温杯后,像是稻谷的稠密香气,在盖碗中爆炸式的绽放。

注入沸水之后,盖香上的鲜笋香气,淋漓尽致,新鲜的像是在眼前被挖起、清洗、改刀的春笋。

包括,茶汤中的落水香里,一样能够感受毫香的气韵。

“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

丰厚的白毫,在沸水的冲击下,落在汤水里,还有部分白毫漂浮在茶汤表面。

轻啜一口温润如玉的汤水,软滑的汤水落在舌面,清甜的滋味从舌尖处,向四周蔓延开来,与从舌根处泛起的回甘相汇合,泛起一片甜润的回甘。

两颊生津,咽下茶汤之后,口腔里还有花香绽放,唇齿留香。

《؜7》

白毫银针,凭什么能够稳居白茶圈的流量之王?凭的是实力。

生长在白茶树上的幼嫩芽头,其中蕴含的营养物质,却是丰厚扎实的。

在与水相遇的那一刻,小小的芽头里,能够迸发出无限的能量。

浓郁的花香在舌尖上绽放,汤水里的鲜爽滋味,也丝丝如扣。

在茶的世界里,拼的是香气和滋味,而白毫银针除了拥有这两点之外,还有足够的美貌不是吗?

想和村姑陈沟通更多关于白茶的故事,欢迎加入“小陈茶事村姑陈的白茶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