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四大天王:神秘的四大守护者揭秘

发表时间: 2024-05-31 11:38

四大天王:神秘的四大守护者揭秘

佛教道教都有各自的神明,如四大金刚及四大天王的说法。


一、 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四大金刚是两个宗教中的重要护法神。而实际上,四大金刚与四大天王里面的人物是同一人物,只是表述形式——称谓的不同而已。

佛教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在佛教中是重要的护法神,他们分别守护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自具有独特的形象、特征和象征意义。他们共同承担着护持佛法、守护世间的职责。所以可以说四大天王就是四大金刚,两者指的是同一概念。

佛家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1、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代表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2、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手上拿的是宝剑,代表他要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3、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右手拿的是一条龙或蛇,代表变化莫测。

4、北方多闻天王:“多闻”以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右手上拿的是宝伞,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


道教四大金刚:

道家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1、魔礼青:东方持国天王,手持青锋宝剑,以“锋”谐音“风”。

2、魔礼红: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混元珠伞,以伞之义谐“雨”。

3、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手持碧玉琵琶,以琵琶之义谐“调”。

4、魔礼寿:北方多闻天王,手持紫金花狐貂,司“顺”。

在佛教和道教的寺庙中,四大金刚通常被供奉在天王殿中,作为护法神守护着寺庙和信徒。他们的形象和法器都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和价值观。


二、佛教和道教 “四圣”

佛教和道教都有“四圣”的概念,但具体所指的人物或境界有所不同:

在佛教中,“四圣”是指四种圣人,包括佛、菩萨、缘觉(独觉)和声闻。其中,佛是佛教中最高的觉悟者;菩萨是仅次于佛的觉悟者,自觉并觉他;缘觉和声闻则是通过不同的修行方式达到觉悟的圣者。


在道教中,四圣通常指的是“道家四圣”,或“四大真人”,先秦道家学派的四位圣贤,他们都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最具影响力的传人,分别是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

庄子

1. 南华真人:即庄子,名周,字子休,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其道论重点在于追求精神境界,基本内容是逍遥。庄子认为要进入逍遥的精神境界,必须泯灭人与人、物与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别和界限,做到物我两忘。唐玄宗时,庄子被追封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他又被追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列子

2. 冲虚真人:即列子,名御寇,生活年代早于庄子。他的思想特点是“贵虚”,把宇宙形成分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发展阶段。传说列子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在道术上超过了他们。九年以后,他就能御风而行。唐玄宗时,列子被封为“冲虚真人”,宋徽宗时,他被追封为“致虚观妙真君”。

3. 通玄真人:即文子,姓辛,名钘,号计然、葵丘濮上人,是老子的弟子,约与孔子同时。他对老子的道论有所发挥,认为作为世界本源的“道”就是气,阴阳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将自然之道引申为人事,要求统治者体道,实行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楚平王曾采用他的言论,使天下大治。后来,文子游历吴越,曾为范蠡的老师,封官而不就,隐居在吴兴余英偶山修炼道术,后登云升天成为神仙。唐玄宗时,文子被封为“通玄真人”。

4. 洞灵真人:即亢仓子,老子的弟子,他将道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包含君、臣、政、兵、农等方面,皆有道之用。亢仓子可以说是道家的实用派,他的名言“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表达了人要不断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进步的思想。修身和治国,皆以道为根本。

以上分享,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