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人民日报推荐:震撼心灵的诗词壁纸

发表时间: 2024-06-27 12:47

人民日报推荐:震撼心灵的诗词壁纸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元:王实甫西厢记

释义:

谁人都渴望在成功的路上自由畅快的奔驰,谁人都渴望自己的前程如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但是,如需这样,就得有铁杵成针的毅力,就得有悬梁刺股的勇气,就得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就得有萤火二十年寒窗苦读的决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激励着无数的莘莘学子。《西厢记》中也有:“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品尝到甜美果实的人,必定经历了艰辛的播种耕耘。

在中国古代,大鹏鸟被视为自由和远大志向的象征。广泛的应用和共鸣。
它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大风才能升腾到高空,完成九万里的长途飞翔。这种飞翔的景象被用来比喻人的志向高远和前程远大。
云路鹏程九万里,这不仅仅是对大鹏鸟的赞美,更是对每一个心中怀有壮志的人的激励。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心中的大鹏始终翱翔于九天之上,无畏无惧。
飞翔并非易事。没有足够的积累与磨砺,又怎能一飞冲天?雪窗萤火二十年,是那些默默耕耘、砥砺前行的岁月。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

少年人应该像鲲鹏展翅高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追求卓越和理想。

少年强则国强,民族兴旺,少年托起祖国的未来,不能被眼前的荆棘磕绊,拼搏向上,一路向前。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少年胸怀凌云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们相信祖国,我们相信自己。
我们相信自己变好,年轻人有梦想!有热情!有创新!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身在井隔,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向远方。 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将玫瑰藏于身后风起花落从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 我本无意惹惊鸿,奈何惊鸿入我心。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出自唐代高适《送桂阳孝廉》

释义:

虽然现在是回归乡里的普通人,但在他日定会成为超群的非凡人物。

《送桂阳孝廉》
唐·高适

桂阳年少西入秦,
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
他日云霄万里人。

背景
高适的这个朋友是桂阳一孝廉,所谓“孝廉”,本指古代察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种科目,后来也成了被推选仕子的代称,明清时期则是对举人的称呼。
拆开来看,“孝”即孝顺父母,“廉”即清正廉洁,同时具备这两种品德的仕子才有机会被举荐,一旦成功,无官职者(“白衣”)授以官职,有官位者获得升迁机会。可以说,这是古代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名公巨卿多出之”。同时,也不乏滥竽充数者通过不正当途径进入仕途,有童谣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也使得真正有才学之士成为“沧海遗珠”,不知,这位“桂阳孝廉”是否为其中的一颗。

此诗惋惜友人数次参加考试却仍未中第,对友人进行了鼓励,现在虽是回归乡里的普通人,但到来日,便会成为超群出世的非凡人物。全诗洋溢着年轻人的磊落不平之气和豪迈乐观情绪,鼓舞对方也是激励自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会有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种坚韧的毅力,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勇敢的决心,有不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出自唐代权德舆《放歌行》

释义:

语出唐代权德舆《放歌行》。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青年权德舆说,“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落日不会停驻,流水不会停息,建功立业当在盛年。如果虚度青春,不努力完成自己的事业,白发暮年之时后悔悲戚,又怎么来得及呢?年轻是青年人的资本,却不是挥霍的理由。一言不合就躺平,要不得;一事不顺就摆烂,万不可。

《放歌行》

权德舆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青春虚度无所成,

白首衔悲亦何及。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

一言一笑玉墀上,变化生涯如等闲。朱门杳杳列华戟,

座中皆是王侯客。鸣环动珮暗珊珊,骏马花骢白玉鞍。

十千斗酒不知贵,半醉留宾邀尽欢。银烛煌煌夜将久,

侍婢金罍泻春酒。春酒盛来琥珀光,暗闻兰麝几般香。

乍看皓腕映罗袖,微听清歌发杏梁。双鬟美人君不见,

一一皆胜赵飞燕。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

未央钟漏醉中闻,联骑朝天曙色分。双阙烟云遥霭霭,

五衢车马乱纷纷。罢朝鸣珮骤归鞍,今日还同昨日欢。

岁岁年年恣游宴,出门满路光辉遍。一身自乐何足言,

九族为荣真可羡。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年光看逐转蓬尽,徒咏东山招隐诗。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代表作有《玉台体》《权载之文集》。

如果在年轻的时候虚度青春、一无所成,那么等到年老的时候,恐怕也就只有空自悲叹、追悔莫及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种珍惜时间的意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青春。

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少年强则国强,青春的涌动与创造是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青年朋友们,要成为奋斗进取的一份子,而不是“白首衔悲”的那一个,不要负了青春。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出自元代范椁《王氏能远楼》

释义:

人生在世,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去做;只要坚持不懈,一步一步地走,就能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

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道理都一样。 每一天,有太阳升起,也有阴霾遮日,困难重重最是考验心志和意志。

《王氏能远楼》

【元】范梈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王氏能远楼》是“元诗四大家”之一范梈所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全诗立意高远,境界开阔,借与友人登楼畅饮,抒发了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全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为一意。

《王氏能远楼》此诗借痛酌高楼,抒发了人生变幻的感慨,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前四句诗人表示人生万事倘若都能善于自处,身居斗室也觉天地自宽;中间四句收笔眼前,写痛饮王氏能远楼,

强调自我行动,注重实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万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要不怕吃苦,难事都能做好。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更应该勤于实践。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释义:

谁不知道奔赴去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他深知危险,却从未害怕,退缩。

王维的《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这首诗的解读如下:

第一首写任侠使气。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而长安城里的游侠少年们,常常在此相聚,纵情豪饮。他们意气相投,相逢便开怀畅饮,骏马则拴在高楼下的垂柳边。

第二首写立志报国。

少年们虽然刚刚离家,但已经担任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他们深知边疆的艰苦,但即使战死沙场,也要留下侠骨的芬芳。

第三首写驰骋沙场。

少年们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们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他们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第四首写论功封赏。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他们便坐在高高的云台上谈论战功。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们佩上印信,步出了明光宫。

这组诗前后有序,截取特定片段,描述了一个游侠少年精彩卓绝的人生。通过描绘他们的豪情壮志、英勇善战和功成名就,展现了少年们的英勇无畏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即使面临边庭的艰苦,也不能退缩,因为真正的勇士,他们的精神是永不磨灭的。即使生命逝去,他们的侠骨依然散发着香气,激励着后人。这种精神,就像光一样,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他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这种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让我们的生命也散发出侠骨的光芒。

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夏完淳《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释义】
放眼前方终有万里飞腾路,哪怕四海风尘弥漫罩征程。

向前走,前方总会有让你飞腾的路,哪怕周围风尘弥漫困难重重,每个人的路都会有各自的泥泞崎岖,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做到优秀,静待风起! ​

《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明·夏完淳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
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赏析】
登高远望见水乡遍地荆棘,连年征战闻新鬼哭泣悲鸣。日乘青色画舫犁开太湖水,夜戴白色丝巾独对雨中灯。叹何时抗清成功报效明主,悲几日无所作为哭悼亲朋。放眼前方终有万里飞腾路,哪怕四海风尘弥漫罩征程。

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杜荀鹤《山中对雪有作》
【释义】
怎么能够让大雪长久地覆盖天地苍茫的色彩,应该让天空的光彩(日月星三光)照耀九州。
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释义】
我的心不是用石头做的,我的情意难以转移,我不畏寒霜的意志永远不会改变。

《狱中书情上使君》

(唐) 程长文
妾家本在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谁道居贫守鄱邑,幽居寂寞无人入,海燕朝归枕席寒,山花夜落阶墀湿。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暗中欺?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奋秋霜意不移,血溅罗衣终不恨,创粘锦袖亦何辞。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朱唇滴沥独衔冤,玉筋阑干叹非所!十月寒更堪悉人,一闻击柝一伤神!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扫月仍新。三尺严章难可越,百年心事向谁说?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无玷缺。

注:程长文,唐代女诗人,生卒年不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因丈夫离家求取功名,有歹徒强暴不成便诬陷她下狱。她在狱中日夜写诗鸣冤,终被昭雪出狱。今存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