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8 10:48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玄奘途经那揭罗曷国,拜访了曾经居住着巨龙的石窟。那充满着怨念的恶龙,被如来的佛影所教化,当心生恶念时,只要看一眼佛影,恶念便会消失,代价却是千万年地困在洞窟里不得自由。
佛宝灵异事件
接下来玄奘继续从都城向东南行走三十多里,到达醯罗城。
这是一座小城,方圆只有四五里。城中有一座楼阁,栋梁上绘有图画,柱子漆成红色,看上去很气派。
第二层楼上有座七宝小塔,里面供奉有如来的顶骨。顶骨的周长约一尺二寸,发孔清晰可辨,色泽黄白,装在宝盒之中,再藏于塔内。
神奇之处在于可以预测吉凶。只要用香末和成泥,印在顶骨上,那么根据所求之人的福德大小,印泥的纹样便会做出清晰的展示。
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占卜。中国人古时候向上天祈求明示吉凶,往往会进行占卜,是很庄重的仪式。
古人会用蓍草进行占卜,也用烧裂的龟甲来占卜,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八卦。占卜是与未知的神明进行沟通,神奇之中带有神秘,让人敬畏。
除了如来顶骨,还有如来的骷髅骨、眼睛、袈裟和锡杖,总共五件宝物,分别放置于宝箱之中,藏于七宝小塔内。
在这如来五宝身上,发生了一件灵异事件。
当时迦毕试国的国王,听说这五宝都是如来亲身的物件,起了贪念,凭借武力,将五宝强行抢夺回国,放在皇宫内。没想到十二天不到,宝物竟然不翼而飞,消失得无影无踪。
迦毕试王派人去寻找,发现五宝竟然已经物归原处。
这件事在百姓中引起了轰动。于是迦毕试王命令五个外道修行者专门看管佛宝,供奉香花。
供奉香花好理解,可是为什么要派外道来管理?如来的佛宝不是该由佛教徒来保管吗?
原因是不信任。抢夺圣物事件之后,迦毕试王与当地佛教势力已经撕破了脸,完全处于对立状态。五宝的不翼而飞,极有可能就是佛教徒在暗中将宝物偷偷地运回了原处。
迦毕试王在这件事上吃了个哑巴亏,到嘴的肥肉飞了。他也不是不能再动手抢回来,只是那样就显得吃相太难看。他还是要点脸的,而且在信奉神明的百姓面前无法交待。
所以他必然要派外道、也就是自己的心腹来看管, 将五宝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并且还要借此大发横财,这样才能心理平衡。
外道收钱的理由是:杜绝喧闹。收了钱就没有喧闹了吗?这就是为明目张胆地收钱找个借口。
也许以金钱为门槛,可以将一些看热闹的穷人挡在门外,但是人家来还是不来,拜还是不拜,是以灵不灵验为标准的。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佛祖亲身佛宝神奇回归的概念炒作起来可不得了,比那些什么文曲星、赵公明之类的更加让人趋之若鹜。
外道收起钱来可真不手软。如果要看如来顶骨,收费一个金币。如果要取得顶骨印泥,收费五个金币。其余宝物,以此类推,都有价码。虽然价格高昂,但是来观礼的人反而更多了。
不得不说迦毕试王真是心够黑的,霸占佛宝来赚取垄断利润,得到如来的授权了吗?看来迦毕试王也只能得到短暂的享乐,永远无法去往西天极乐世界了。
摇晃的佛塔
在楼阁的西北有一座佛塔,不算高大,但是也多灵异。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碰,整个佛塔连同地基都会晃动,带动塔上的铃铛随之鸣响。
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碰就晃的塔,所以用已有的认知无法解释。但是不能轻易就去否定,那是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遇到不能理解的认知就一棒子打死,认为是骗人的,那样只会如同穴居人一般,永远生活在山洞里。
从建筑学角度讲,塔是三角形结构,是非常稳固的构造。几千几万年前的金字塔还能屹立在埃及吉萨平原之上,就是明证。
至于说到摇晃的塔,一下子会想到广州塔,还有深圳赛格广场,都会时不时地晃动。但是广州塔和赛格广场的晃跟高度太高了有关,而这座塔并不高,晃起来是连地基都在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实在是匪夷所思。
广州塔
玄奘是标准的理工男,非常严谨,不打诳语,甚至可以依据他的《大唐西域记》进行考古发掘。那么他说有,这塔就是真的有。至于为什么,留待考古去解答吧。
从这里向东南方向的山谷中行走五百多里,便抵达了健驮逻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