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3-29 09:3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朋友圈里看到一张“晒物图”,里面满柜子都是茶。
看到这张存茶图,心里很是遗憾。
因为,按照对方发出来的存茶做法,满柜子的各式茶饼,早已被存坏了。
只见画面里,有两排柜子。
左边柜子,是开放式的。
右边柜子,加了玻璃门。
里面杂七杂八,零散摆着多款饼茶。
最顶上的,是完整带笋壳包装的整提普洱,不知生熟。
而中间的密集规格,摆放杂乱。
有普洱饼、有白茶饼。
还有包装不一的陈皮,分布其中。
新会陈皮们,好歹还用玻璃罐装着。
而上面的茶饼,则统统拆掉了外包装,只剩最后一层饼纸。
然后将这些单层饼纸包装的、年份不一的生普、熟茶、寿眉饼、贡眉饼等,不加分类,按大小规格摞成堆。
七两饼,归一堆。
四两饼,放一处。
至于方形状的小块茶砖,也是只留内层牛皮纸,像砌墙那样,将置物柜的空间彻底占满……
总之,一眼看去,满柜子都是茶。
《2》
看到这样的存茶场景,心情很复杂。
说实话,心里为这些好茶感到难过与遗憾。
因为,不论南方北方。
照这样去存茶饼与茶砖,100%会将茶叶存废。
背后的存茶槽点,实在太多。
看了图片显示的背景,这两个放满茶饼的柜子的地方,应该是客厅。
一旁不远,就是泡茶桌。
作为一处开放式空间,并不适合存茶。
哪怕身处的城市,常年干燥少雨。
但平时在一旁烧水泡茶后,水汽会在小环境内扩散、蔓延。
室内湿度,陡然上升。
时间一长,同处一室的那两柜子茶饼,难免会受到水汽波及,引起受潮变质。
何况,这里还是一处客厅。
而那些茶的主人,平时还有抽烟的习惯。
在家存茶时,将成箱成堆茶叶直接放在“吸烟区”,本就不妥。
因为,烟味四处弥漫,气味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待在一旁的干茶,常年受到“吞云吐雾”影响,很容易被香烟味波及。
到最后,茶香彻底消散。
一转头,还吸附上浓浓的香烟味。
当你在泡茶时,对着这些烟味很重的“串味茶”,喝茶心情会大打折扣。
《3》
再看那两排紧挨在一起的“茶柜”。
尤其是 那个开放式的储物柜,丝毫没有防尘措施。
将茶饼直接摆在里面,隔不了多长时间,这些普洱与白茶饼就会变得“尘满面鬓如霜”。
饼纸表面,沾上一层灰尘。
随便拿起一饼,手指上都是灰。
凑近闻,能闻到的也不是茶香,也是灰尘味。
这种丝毫不防尘的开放式存茶做法,不符合干净卫生存茶要求。
而茶作为入口之物,如此做法,实在不应该。
何况,柜内林林总总的各式普洱、白茶、陈皮等,它们也不应该存在一处。
因为,它们不同类。
虽然,白茶与普洱是圈内公认的,支持久存的茶类。
但“可久存”不代表“盲目存”。
随便混放,不加区分就堆叠在一处,里面的茶饼早就被串味。
再泡开喝,哪里还能喝到好茶的原味?!
长期存茶,不同款的茶,要分开放。
当你在不同时期,陆续将市面上的茶饼分批买回家。
不要直接随手混放。
至少,在存茶前,要做分类。
普洱,归一类。
白茶,另归一类。
分别给它们圈出特定地盘,互不干扰。
另外,即便同样都是白茶,也不能混放混存。
寿眉饼与白牡丹饼,风味有别。
不同年份生产的白茶,香气滋味各异。
而不同产地、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茶饼,没法保障一模一样的风味。
所以,若非同款茶,尽量不要放在一处。
独立区分出来,才能防止串味。
《4》
最后,开篇那张图里最大的存茶槽点来了。
存饼茶,不能单靠一张纸。
因为,单薄的饼纸包装,不具有任何密封属性。
不论所处城市,气候再干燥。
存茶时,都少不了 密封二字。
因为,照这样去存放,茶饼会“跑气失香”。
好茶本身积攒下来的馥郁茶香,易散难聚。
打包仓储时,要严格加以密封保护,留住馥郁甘香的美好品质。
不然,只留一层纸,直接将茶饼敞开存。
内部的茶香分子,会不断飘散到四周。
等到彻底跑气后,再将这些茶撬出来,沸水泡开喝。
不论闻干茶,闻盖香,闻叶底,还是直接啜汤感受,都毫无香气存在感。
一款已经跑气的茶,别提味道会有多古怪。
何况,密封保存的意义,不仅是防跑气,还能防串味、防受潮。
而这些,都是单薄的一层饼纸,没法提供的。
储存各式茶饼,外包装要求,和其它茶叶是一样的。
要将密封,视作重点。
以白茶饼为例,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多层包装封装。
从外到内,分别是瓦楞纸箱、食品级塑料袋、食品级铝袋。
成提的同款茶饼,放入铝袋后,绑紧或封紧袋口。
再套上另一层厚实塑料袋,最后再将纸箱封箱。
如果是单独的一饼、两饼,内袋可用胶带封口,同样用三层包装储存。
要是觉得这些东一处,西一处的纸箱太占地方。
收纳整理这些零散茶饼时,最里面的塑料袋与铝袋,也是万万不能少的。
先用双层内袋独立密封后,再将各式茶饼放进一个大箱内,也能避免串味风险。
普洱饼的保存,也可参考这种做法。
毕竟,密封保存才能保障好茶的品质底线。
若是连密封都保证不了,早早让好茶跑气变味,何谈后期的顺利陈化?
《5》
需要长期存的茶饼,要严实封存起来。
存茶的纸箱,尽量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
远离一切外界杂味与异味。
再细细对照一遍,上述提到的存茶槽点。
将装满两个柜子的各式老茶饼,摆在客厅,一旁就是泡茶桌。
日常烧水泡茶,居家生活,待客闲聊等,免不了人来人往。
如此嘈杂喧闹,多水汽的环境,实在不适合存茶。
在家存茶,储存茶饼的房间是有讲究的。
尽量避开客厅、厨房、卧室等,避免香烟味、油烟味、化妆品香水味干扰。
同时,还要避开落地一楼、地下室等潮湿环境。
有条件的话,最好是放在专门的储物室,或者是书房等。
将存茶的纸箱,放入室内时,也有讲究。
不能随便放在角落。
要做到“隔墙离地”这四个字,不要与墙面与地面接触。
最好是将存着茶饼的外箱,放在置物架、置物柜内。
如果柜子内放满了茶,实在没地方放。
那么,将纸箱放在柜顶。
或者用纸皮垫在地面,将纸箱垫高后储存,更利防潮久存。
《6》
多层包装,大箱封存。
这种做法,适合长期储存。
如果是平时需要喝的茶饼,可用密封袋保存。
选材质厚实的密封袋,将茶饼装入其中。
捏紧袋口,加以密封,再放入干燥阴凉的环境。
每次取茶后,及时密封。
装入密封袋的茶饼,不要长期存。
最好在三五个月内喝掉,风味更有保障。
不论怎么看,即便是针对“短期存”,也要加上密封袋保存。
存茶多一分细心,喝茶才能多一分保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