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28 16:09
在古代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和一年四季是互相呼应的关系。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有3个月,其中农历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每个月份有2个节气,因此每个季节就有6个节气。秋季对应的节气为农历七月的立秋、处暑,农历八月的白露、秋分,以及农历九月的寒露、霜降。现在已经是农历的七月底了,很快就将进入农历八月,这个时期就关系到两个很重要的秋季节气—处暑和白露。
在古代,人们常常会根据处暑期间的气候表现,来对白露以及之后的天气走势进行预测。对此,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处暑不出暑,热到白露后”,你知道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吗?今年几号出处暑?还要热多久?传统别忘,一起来了解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处暑属于农历七月的节气,“处”字意为停止,因此处暑还有“出暑”的意思,预示着天气热到这个时候就将画上句号。不过暑热的消退并不是在一夜之中发生的,而是会有个缓慢的下降过程,进入处暑节气后,虽说白天依旧炎热,但到了深夜就能察觉到一股凉意,早晚温差开始拉大。
今年的处暑交节是8月22日,有些人认为过了8月22日就不是处暑节气了,其实这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在二十四节气中,无论是哪个节气都不止有一天的时间,一般都会有15天左右,节气交节是指进入该节气的具体时刻,比如处暑的上一个节气是立秋,立秋结束的时间就是处暑的交节时间,以此类推处暑节气的结束,是从进入白露节气的那一刻开始。
那今年几号出处暑呢?这和白露交节的时间密切相关。古代历法中认为,当天空中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到癸向时,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165°,这个时刻就是白露交节时间。按照这个历法规律,今年白露交节为2024年9月7日早上的11:11:06,也是出处暑的时间,在这之前都不能算出处暑。
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后就是秋天了,但到了现在的处暑节气,很多地区依旧觉得暑热难耐,穿的衣服还和夏天一样,甚至中午外出一趟都会满头大汗,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秋天带给人的感觉。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入秋”?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预测,一个是现代才有的“气温法”,还有一个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农谚说法。
在用“气温法”判断季节变换时,和二十四节气无关,而是以当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作为参考依据,具体为:连续5天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时说明入夏了,小于或等于10℃时说明入冬了,处在10℃~22℃之间时为入春或入秋了(上半年是春季,下半年是秋季)。要想天气真正变得凉快起来,就要等到入秋后,换句话说可以关注下你所在地区连续5天的气温变化,如果满足10℃~22℃之间,就说明秋天到了,热天已经结束了。
但是在古代,是没有温度计这类设备的,所以人们只能通过长期的观察来总结出一些规律,并编成了很多农谚来传承给子孙后代,“处暑不出暑,热到白露后”的说法就属于其中之一。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处暑期间依旧很炎热,直到出处暑的当天,都还热意未减,就预示着天气还会持续热一段时间,并且大概率会热到白露节气过后,这时候就要警惕出现“秋老虎”气候现象。
什么是“秋老虎”?
“秋老虎”是气象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每年8月底、9月份出现的气候现象,以早晚凉快、中午高温暴晒为主要特点,让人有一种处在三伏天的错觉。和三伏天的湿热相比,“秋老虎”带来的热更多是以干热为主,除了气温高外,空气会比较干燥,因此人们常常会觉得口干舌燥,体内好像有一股火往外冒,这时候就要记得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秋燥上火。
“处暑不出暑,热到白露后”的说法背后,也是在提醒人们,如果处暑期间的天气以高温居多,那出现“秋老虎”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应及时做好准备,切不可大意了。此外,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这样的天气也不是人们想看到的,下面就以几句有代表性的农谚来和大家说说。
庄稼的生长是遵循自然规律来的,什么季节就该有什么样的温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更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句农谚说的是该冷的时候不冷,这样的气候会影响到庄稼生长,导致年景欠佳。与此类似的说法还有“该热不热,五谷不结”、“不冷不热,不成年景”。
处暑期间,整体天气应该是逐渐转凉的,此时也会伴有阵阵秋雨,这样才能让庄稼的籽粒长得更饱满一些。如果处暑期间天气很热,就预示着雨水较少,人们会担心旱情的出现。
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处暑期间毫无“出暑”迹象,依旧热得和三伏天差不多,这种感觉就好像烧开的水冷却后,又重新架上火开煮,这也是典型的“秋老虎”气候现象。“秋老虎”作用下的反常高温,可能会带来高温热害,导致农作物减产。
处暑期间,天气应该逐渐转凉,如果还像夏天一样暑热旺盛,丝毫没有变凉的迹象,人们会担心农业生产上有灾情的出现。这是因为高温天气通常伴着少雨,此时处在关键期的农作物可能会因为缺水而影响长势,并且这种天气还容易滋生和传播病虫害。
总的来说,在老祖宗们看来,处暑期间的天气变化很重要,因为关系到还会热多久,是否会带来“秋老虎”。这些老传统里的说法,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