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揭秘六世达赖的权力巅峰与隐秘夜晚

发表时间: 2024-07-11 15:11

揭秘六世达赖的权力巅峰与隐秘夜晚

导读

讲述了藏传佛教中的第十一任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故事,他出生于门巴族,信仰红教,因与其他喇嘛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引起争议,最终被清军囚禁。而他的诗歌则展现了他内心挣扎的矛盾情感。

一个被选择的少年

现在的我们对于西藏和蒙古这两个地方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历史书籍和一些资讯。

作为东方大国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这里发生过很多年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比如说的“八世达赖”。

八世达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就算不知道也能从字面意思推断出他的身份,八世达赖,就是藏传佛教中的第八任达赖喇嘛。不过今天我要说的却是,藏传佛教中的第十一任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出生于1683年,是门巴族,信仰红教。是的,红教,这是藏传佛教中比较特殊的一支。红教和藏传佛教其他支系不同,红教信仰下的喇嘛是结婚的。仓央嘉措从小聪慧可爱,是全寺里最受宠的一个。他对于红教的理解非常透彻,也在4岁时被认定为六世达赖

作为一个4岁的孩子,仓央嘉措没有过多猜想就去了拉萨,在那里开始了自己作为六世达赖的新生活。仓央嘉措身上有着和其他达赖不同的气质和性格,他爱好诗歌和歌舞,而且还热爱冒险,在拉萨街头他也常常化妆成贵族公子闲逛,并且写了很多无题诗。然而这些和其他喇嘛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快就有人对他提出质疑。

当然这些也是建立在已经有人在背后指使的基础上,那就是五世达赖。当时的拉萨已经被清军占领,五世达赖因为抵抗清军而遭到流放。在被迫离开拉萨前,五世达赖曾暗中透仓央嘉措为自己寻找继任者。作为门巴族出身的六世达赖,其实本身就存在不小的争议,再加上红教信仰者结婚这一点,五世达赖就对他产生了怀疑。

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仓央嘉措被带回京师接受“讯问”,1706年在押解途中,青海湖滨圆寂。但仓央嘉措在离开拉萨后不久就被捕,在蒙古大草原上也是四处漂泊,可见当时清朝对藏传佛教领袖地位的重视。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矛盾的情感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可能会有各种想法,想要表现自己或者尽快融入这个陌生环境之中。而如果你选择隐忍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不去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或者思维方式,那么这样的日子也会显得无比长久和煎熬。

作为一个小孩子来说,本来就是非常天真纯洁的存在,当他被告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六世达赖后,他更加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了自己真实情感和内心活动。这些似乎都在证明着仓央嘉措是一个真实存在,并非五世达赖安排下来的替身,而这也让他在成为六世达赖后受到了许多限制和打压。

除了上文提到过仓央嘉措化妆和写诗之外,在其他方面他还做了许多让传统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结婚、生子、过家庭日子、不穿僧袍、不做禅修等等。这些都在传统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而仓央嘉措却毫无顾忌地做了出来。

因为信仰上和身份上的差异,在藏地也是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他不能胜任六世达赖这个位置,并且他还曾经多次表示过不想当六世达赖。但事与愿违,甚至在成为六世达赖前就已经注定了他今后无法改变的命运。而最开始提到的那些无题诗,则成为了仓央嘉措不满情感的最好证明。

其中最著名也是最能够体现出他内心真实想法的诗歌是《错乱诗》我曾以为我将来会是谁

贵族公子还是谁情郎,

共她共月下风流,

哪知是谁偷心。

看到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他当时对自己未来很模糊甚至模棱两可的认识和期待,并没有那种明确目标和梦想必须要去完成的执着劲头。

而在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明显就能联想到仓央嘉措身上来的关键词:谈情郎、偷心、风流等等。

甚至在后面诗中还提到了要用“蜜语甜言”去哄骗她信任自己,并将她当作自己心头肉进行宰割等等行为。甚至还提到“休要当真”等等话语。其实我认为大家看完后心中肯定有一些想法:难道真的有一个姑娘吸引住了少年仓央嘉措吗?

其实这首诗所体现出来更多只是少年时期内心对未来渴望与憧憬,并不一定代表现实发生过类似情感关系。只不过恰好反映出少年时期青涩无力和意气风发罢了。所以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仓央嘉措内心挣扎所写下诗歌体现出来意义。就像很多明星公开发表感言一样,并不能完全相信他们说出来每句话都是100%真实内心所言一样。甚至其中90%都是在给粉丝树立形象而编排出来的话语。

矛盾之源

说到六世达赖选择拉萨作为自己驻地确实是个聪明人选,拉萨地处海拔3650米左右,在藏传佛教中被视作神圣之地,并称之为“神秘圣地”,六世达赖作为整个藏传佛教体系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在此驻地显得更加尊贵圣洁。

而仓央嘉措虽然曾经表示过不想当六世达赖并将其视作枷锁但六世达赖这个名号对于藏地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象征,并能带给藏族人民精神上莫大鼓舞。而在五世达赖眼中,则是一个极不住自己统治欲望的小孩子罢了。

在清军占领拉萨后五世达赖逃亡甘肃时才公开宣布自己已经去世20年,并让藏族人民转向其他喇嘛带领抵抗清军,并隐瞒了选择仓央嘉措替代自己这个消息。虽然五世达赖能做到藏族信众完全相信并认可仓央嘉措但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虽然藏族人民认可仓央嘉措但清军作为外来政权还是要警惕他们对自己统治权力带来影响。所以清军会加大力度打压六世达赖身上显示出来与众不同的行为特质。

那么六世达赖和五世达赖之间又发生了怎样扑朔迷离故事呢?

一场神秘之战

其实藏传佛教中作为宗教领袖级别别无二致得只有一个“班底”,那就是喇嘛。“班底”由“班禅”和“达赖”两位组成。虽然名字相近但各自身份却截然不同,“班禅”作为“班底”里“喇嘛”负责人员之一拥有“阿弥陀佛”的称号并位列第二;“达赖”则位列第三。

而藏传佛教分裂前“班底”的办法则是:班禅负责金瓶转弥陀法事,“达赖”则负责金瓶转观音法事。

这样看来六世达赖似乎没有五世达赖照顾得周全才对啊?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一段复杂权谋。五世达赖隐瞒自己已经去世20年并选出六世达赖就是想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留下来的声望带领藏族抵抗清军。并没有继承金瓶转观音法事才刚刚成年(法定年龄),身份上给人一种空虚感和缺失感。其实真正给予其六世达赖身份只有一个人——当时担任班禅喇嘛职务第巴桑杰嘉措。

其实此前五世达赖还指定第巴桑杰嘉措继任班禅喇嘛。所以第巴桑杰嘉措一方面怕得罪五世达赖另一方面又要继承班禅喇嘛之位,所以只能拿眼下之事先拥护五世达赖。

再加上清朝当局提供资金用于修复拉萨布达拉宫,第巴桑杰嘉措还给自己定下“先建康桥后修宫殿”的口号来攻击修宫殿。

结果正因此言论挑起藏族信众民愤。

而在藏族信众中备受推崇尊重的甲尔林格曲则用千辞万说劝住眼前局面。

随着甲尔林格曲不断进步再加上第巴桑杰本身内心软肋作祟终于同意五世达赖建议选出六世达赖

并让甲尔林格曲亲手摸出两颗彩色珠子并让眼前少年仓央嘉措抽取其中一颗。选定后,在三岁便跟着第巴桑杰离开阿玛竹林寺前往拉萨布达拉宫。并在离开前五世达赖也特意吩咐好要隐瞒自己已经去世20年之事。

但没过多久,在同行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条件下本就体质不好加上长时间压力导致三岁孩子犯病而死。 从小聪慧活泼好动成为全寺最受宠爱孩子到四岁成为六世达赖成为清朝陷阱下无辜牺牲品。仓央嘉措孤注一掷十分不易。

结语

仓央嘉措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他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他与五世达赖之间的权谋斗争,都是藏传佛教历史中的一段独特的传奇。仓央嘉措的诗歌也让人深思,或许每个人内心都有矛盾和挣扎,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理解。你对仓央嘉措的故事有何看法?快来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