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3 22:51
文字/编辑:爆爆
从无人问津的“破画”到一幅卖一百万的“神作”,湖北农民熊庆华用了整整28年。
初中辍学在家,他不干农活、不外出打工,就蜗居在家中画画,即便是结婚生子了,他依旧不愿意踏出家门。
直到没钱买画笔颜料,他才无奈外出打工,但每一份工作都坚持不到几月,就匆匆回了家。
一人苦苦支撑着这个家的妻子,几次崩溃痛哭,而熊庆华的父亲更是批判他没担当。
在同村的人看来,熊庆华就是没出息的“啃老族”,二十年来没有人看得起他。
但谁也没想到,一位贵人的出现,却将熊庆华扶上了墙,并让他的画卖到了普通人遥不可及的价格。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
“你整天搞这些有什么用,你那些读美院的同学也没搞成功”
熊庆华的父亲站在门口,看着屋内画画的儿子,恨铁不成钢说出这番话,但熊庆华没有抬头也没有吱声,而是自顾自地盯着自己眼前的画。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但好像也只有画画的时候,他才能感觉自己还活着。
做事三分钟热度是他,脾气古怪不善交流是他,经不起批评要强的也是他。
这是熊庆华没有接触画画时的模样,或许画画的确是拯救他的存在。
从6岁开始,熊庆华就喜欢趴在草地上,时而盯着频繁变幻的天空,时而低头看着远处扬着锄头耕地的农民。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只有拿着树枝在泥地上勾勒出来,他心里才舒坦不少。
那会儿还没人说他不务正业,人人都说他有个一技之长,将来必定大有出息,一句话让熊庆华记了很久。
小学到初中,熊庆华画遍了家中的每一块白墙,别人书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翻开熊庆华的却是满满当当的小人画。
熊庆华作品:《老鹰捉小鸡》
那时,他对画画的痴迷程度,几乎是走到哪画到哪,脑袋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直到初中三年,熊庆华一落千丈的成绩,父母才反应他的爱好过了火。
可就算熊庆华放下画笔,依旧无法将成绩拉上去,与其这样撑着不如放弃算了。
初三还没毕业,熊庆华就辍学了,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常见,即便父母希望他考大学,但学习也没办法强迫。
放下学习后,熊庆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画画上,那时父母还是支持他的,觉得初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到底是吃亏的。
那几年里,熊庆华不是在家里画画,就是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去仙桃市区的图书馆里找绘画书。
熊庆华作品:《杨谷》
从他接触绘画以来,就没有接受过一日的专业培训,可以说绘画的启蒙全都源自他的自学和天赋。
但随着熊庆华的年龄增长,当初和他一起的同龄人都陆续在外头混出了名堂。
甚至连初中和他一样喜欢画画的雷才兵,都在画画上小有成就了。
初中后他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的美术专业,毕业后就分配到了镇上当美术老师。
有了对比后,熊庆华身上的天赋和所谓的一技之长,反而没有了滤镜。
加上熊庆华的画,变得越来越抽象、夸张,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里面的含义,他蜗居多年在家,也成了村里议论的对象。
有时候被说得不好意思了,熊庆华还生气地和对方吵起来,后来父母也劝他出去找工作,整日不务正业将来怎么娶老婆?
熊庆华根本没有娶老婆的想法,他觉得多一个人只会管着不让他画,但迫于家庭催促的压力。
1998年,熊庆华相亲认识了隔壁村的付爱娇,那会没有那么多的喜欢,合适就结婚了。
十个月的时间,两人就这样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成了家。
嫁到熊家后,付爱娇才知道熊庆华对画画的痴迷,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她反而还崇拜起了熊庆华。
那会儿,熊庆华从未踏出过仙桃,也未曾接触过社会上的任何工作,在这个家中付爱娇更像是家中的顶梁柱。
生下了一个儿子后,她独自一人去了深圳打工,而熊庆华则一边在家中捣鼓着自己的画,一边照看着仅有一岁大的孩子。
(熊庆华画的妻子)
但熊庆华没有什么耐心,很多时候孩子一哭闹就将他丢给了爷爷奶奶,对他来说似乎只有画画才能让他静下心来。
可付爱娇一月一千元的工资,根本支撑不了一家数口人,几次希望熊庆华能出来和她一起打工。
每次熊庆华都选择沉默,有时候答应了,隔天就反悔,那几年付爱娇崩溃不已,当崇拜被现实打败,她不知道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熊庆华的作品:《驮》
而熊庆华在村里的名声也臭了:“废物、啃老、小白脸”等一系列难听的指责都出现在他身上。
一直到2003年,熊庆华没顶住压力决定去深圳打工,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离开仙桃。
只是很多工作,他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气愤地离开,那会他拿着自己的画去应聘各种画工。
却被一句“画得一塌糊涂,你这基础功都不行”气得摔门就走。
不信邪的他,又去了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大芬村,却依旧因为“画功不行”而被拒了。
接连的打击,让熊庆华颓废不已,在深圳兜兜转转一年后,他又回了村。
这一次,熊庆华的妻子也不挣扎了,改变不了就接受现状,为了孩子她只能身兼数职。
回家后的熊庆华,又蜗居在他的小画室中,偶尔带着三岁的儿子捣鼓画画,偶尔盯着一幅画发呆。
“做什么事不成功,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我就去画画”
这是后来熊庆华在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足以见得画画对他来说,是他人生唯一的退路。
后来几年,熊庆华只有没钱买颜料的时候,就会去打打零工,送牛奶的一份工作是他一直以来坚持最久的,足足干了有两年。
2009年,是熊庆华改变命运的一年,当时没在镇里当美术老师的雷才兵,听闻了熊庆华如今的状态,特地回来与他见了一面。
他的确不理解熊庆华坚持的意义,但他的画也确实深深地吸引着他,对比起市面上中规中矩的画。
熊庆华的画是极具想象力的,里面充满了生命力,一眼看去更现实,更让人能理解。
自那一次交流后,雷才兵将他的部分作品发到了网络上,却意外发现反响很大。
这是熊庆华第一次在自己的画上,找到了自信,就好像坚持了多年,终于有人理解他的那种释然。
那一年,熊庆华拼拼凑凑花了一千元买一台相机,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画上传到网上。
2010年,熊庆华的画卖出去了,当他第一次接到有人要买他画的电话时,他整个人都十分激动。
他本想两百元卖出去一副就足够了,对方却大方地开价1000元,一口气买了五幅。
当五千元拿在手里的时候,他甚至感到不真实,以为自己在做梦。
也是从这次后,熊庆华“颓废”的人生好像驶入了正轨,随着他的画在网络上越来越火热后。
他卖出的画也越来越多,千元的价格一路飙升到上万,熊庆华自己都震惊了,以往不认可他的人太多,导致他从未相信过自己的画作。
以前他画画在别人眼里是不务正业,现在反倒成为自己的主业,似乎只有赚钱的事,在他人看来才是干正事。
2015年,熊庆华在朋友的帮助下,第一次在北京举办了属于他个人的画展。
次年的第二次画展中,他有一幅画竟被人拍到了130万的价格,甚至有不少网友给他颁了个“中国毕加索”的称号。
这些成就,在过去的熊庆华看来都是不可能的。
也是这些变化,也让熊庆华整个人变得越来越自信,从前不善言辞的他不是孤僻,而是不自信,所以不愿开口。
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也害怕自己一生就真的毫无成就,所以拒绝与外界交流,蜗居在家中画画,使他对自己的一种防御机制。
但这一次他闯出来了,大家的认可给他更多的信心,不过熊庆华也担心自己的这些画,有一天突然就不被喜欢了。
所以他一段地逼着自己去提升,去达成一个个更大的目标。
澎湃新闻:《农民熊庆华的画家梦:在嘲笑中画了20多年,被称“毕加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46660
凤凰卫视:《农民画家蜗居20年 一夜成名一幅画卖了70000块》
http://phtv.ifeng.com/a/20161109/44489512_1.shtml
百度百科:《熊庆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6%8A%E5%BA%86%E5%8D%8E/59388527?fr=ge_ala
中国青年报:《是农民,也是画家》
http://zqb.cyol.com/html/2016-10/26/nw.D110000zgqnb_20161026_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