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7 15:37
深夜的急诊室里,灯光依旧明亮。王主任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一个紧急呼叫。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被送进了抢救室,症状是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王主任立即赶到现场,迅速进行了初步检查和询问。
患者姓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家属告诉王主任,李女士今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后吃了顿丰盛的夜宵,看了会儿电视剧,然后洗了个热水澡。谁知刚躺下没多久,就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右手右脚不听使唤,连说话都变得含糊不清。
王主任听完病史,眉头紧锁。他立即安排了头部CT扫描和其他必要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李女士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看着急救室里忙碌的医护人员,王主任不禁叹了口气。这样的病例,他这些年来已经见过太多太多。每次遇到,他都会感到一丝无奈和心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王主任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近期阅读的一些医学研究报告,开始梳理这个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年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这都会增加脑梗的风险。而李女士正处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本就是脑梗的高发人群。
其次,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压工作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熬夜更是会打乱人体的生理节奏,影响各项代谢功能。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但更让王主任关注的是李女士晚上的三个行为:吃夜宵、看电视和洗热水澡。这三件看似平常的事,却可能成为诱发脑梗的"导火索"。
吃夜宵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活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和血脂异常。
长时间看电视则会导致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变慢,加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忽视身体的不适感。这种情况下,如果体内已经存在微小血栓,很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大脑血管,引发脑梗。
至于洗热水澡,虽然看似放松,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却潜藏着风险。热水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如果体位突然改变(比如从浴缸站起来),很容易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甚至昏厥。同时,水温过高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波动。
王主任意识到,这个案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更折射出了现代生活方式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威胁。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向患者家属,乃至更多的人普及相关知识。
"李女士的情况虽然危急,但幸运的是送医及时。"王主任对焦急等待的家属说道,"我们已经开始了溶栓治疗,希望能够尽快打通被堵塞的血管,恢复脑组织的供血。"
看到家属稍稍放松的表情,王主任继续说道:"不过,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些建议,也希望你们能够传达给身边的人。"
王主任强调,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晚饭后最好避免做以下三件事:
1. 避免吃夜宵,尤其是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如果实在感到饥饿,可以选择一些低糖、低脂的健康小食,比如少量的水果或坚果。
2. 减少长时间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如果想放松,不妨选择散步、轻度运动或阅读等活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帮助睡眠。
3. 不要洗热水澡,尤其是在睡前。如果要洗澡,水温以微温为宜,时间不要过长,洗完后要充分休息再上床睡觉。
除此之外,王主任还建议中老年人应该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持适度运动,定期体检,合理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对于已经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更要格外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预防脑梗,其实就是要学会'养血管'。"王主任总结道,"我们的血管就像是体内的'高速公路',只有保持畅通无阻,才能确保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
几天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康复训练下,李女士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她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右侧肢体的力量也在逐渐恢复。
临出院前,李女士握着王主任的手,眼中含泪:"谢谢您救了我的命,也让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把您的建议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主任欣慰地笑了:"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您能保持耐心和信心。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良药。"
看着李女士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离开医院,王主任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还有很多人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类似的健康危机。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感责任重大。
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的工作中去。因为他坚信,只有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预防胜于治疗,健康源于生活。这不仅是一个医生的箴言,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信条。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 666-682.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脑卒中防治工作规范(2019年版). 国卫办医函〔2019〕861号.
3.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中国老年人群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9).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12): 1279-1292.
4. 刘鸣. 心脑血管病预防与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5. 赵性泉.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