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1 19:40
每每读《金刚经》,总有一个疑惑,是否《金刚经》经外有经,《金刚经》原本的经文另有所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行版本的《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内容围绕着一本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简称《金刚经》)的佛经在讨论。
在第八分“依法出生”中佛陀讲:“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到了第十一分“无为福胜”中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可是,经文中并没有明指“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到今天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人说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也有人说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还有人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甚至,有学者研究经典之后表示,四句偈应该是“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持这几个不同观点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前面列举的这四种观点,第四个观点最为特别,因为这句话并不在《金刚经》本文中出现。
我斗胆猜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大家所熟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只是原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一个序文,而正文另有别本?
通行版本的《金刚经》第十三分《如法受持》中讲到,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当何名此经?”佛回答道:“是经名为《金刚般若菠萝蜜》”
第十四分《离相寂灭》中,须菩提赞美佛说:“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全篇经文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信受奉行。”
疑点就在这里,须菩提问佛应该给经文取什么名字,以及赞美佛说的这部经高深奥妙,说他未曾听说这样的经文,可是这个时候,整部经都还没完成,包括全文最后一段,也是在讲大家怎么珍惜奉行《金刚经》,而这些内容也都成了经文本身。
也就是说,经文中多处讨论了《金刚经》,而那些讨论的内容却还构成了他们讨论的《金刚经》内容本身!
这个逻辑是不是非常绕,我不知道自己表达得清不清楚。
整部《金刚经》给我的感觉就是另有所指,似乎这部《金刚经》只是真正《金刚经》的一个背景交代,比如说是序言部分,而真正的《金刚经》正文应该是明确包括“四句偈”的另外一篇,至于哪一篇、是否还留世,不得而知。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说我个人的读经真实感悟,欢迎有识之士批评指点(无端谩骂的小黑就算了,不争,争就是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