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02 17:30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个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男人,前半生在沛县是个典型的流氓,爱好喝酒、吹牛、打架、勾引寡妇,任谁也想不到,他会在50岁成为汉朝开国太祖。试问刘邦一介农夫,凭什么能问鼎天下,其处世的“流氓哲学”究竟又有何高明之处呢?
刘邦的出身很一般,绝没有其登位后传言的龙种之类的异象可言。而且这位大兄弟从光屁股到四十好几了基本没干啥正事,每天就是和一群村里的小伙伴到处去耍,东边偷鸡、西边摸狗,是典型无业游民,而刘邦呢,他心里根本不在乎别人乍看。
每每刘邦闯祸,刘老爹都是苦口婆心的进行教育,然而却没啥作用。。。,刘邦依旧我行我素。每天和他那些朋友四处晃荡喝酒,胡吃海塞,而且他也不给人家铺子酒钱,经常赊账,更要命的是人家也不敢要,害怕被他揍。
不仅没啥正事,他还盯上了人家的村里的曹寡妇,丝毫不理会“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告诫,经常夜里跑人家家里拉家常,一来二去,曹寡妇居然给他生了个儿子(齐王刘肥)!
刘邦这种流氓做派,无论是放在当时还是现在,那都是村里被人指指点点的对象,可他是真我,我自是我,这是舍我其谁的一种大丈夫的豪气,对于他那帮兄弟,无形之中甚至有强大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成为合格的领导者,你要不拘小节,不畏人言,你得有你自己的方式、主见。在乱世之中,不是比谁最厉害,谁最聪明,而是谁能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在于,领导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
刘邦的御人之道,那就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虽然他没读过啥书,但他非常能洞察人心,他能够精准地拿捏每一个人的心理,让他们为己所用。
就拿九江王英布来说,英布又名黔布,他与韩信、彭越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英布最初是项羽的属下,因为受不了项羽人前人后,两面三刀的做派,千里迢迢跑到刘邦这边来投诚。
英布本想着以自己的身份,刘邦肯定会出门前迎,拿好酒好肉地招待他。可他没想到,他一进门,居然发现刘邦正在洗脚。而且刘邦见他来也没多搭理,还继续搓着脚丫子。。。,英布心里暗暗骂娘,把刘邦家里人一顿问候,可碍于面子,只能暂时先忍下来。
可英布 没想到,当他回到刘邦为自己的安排的住处一看,发现那里的陈设、饮食、侍从的规格都与刘邦相同,不禁心头一热,于是这英布成功被刘邦拿捏。
刘邦这“大棒+胡萝卜”的做法,是专门用来对付英布这号人物的,你英布是厉害,牛哄哄。可英布既然你来投诚,今时不同往日,我刘邦必然先要杀杀你的傲气。
所以刘邦这先洗脚,先给你英布一棒槌,让你英布知道知道,来了我这,你就是我的下属,你得认我这个老大;后一个萝卜,给你和我一样的待遇,让你知道我不会亏待你,让英布心怀感激。
陈寿在《帝王世纪·汉高祖论》谈到刘邦之所以驾御英雄,问鼎天下,是因为他“或以威服,或以徳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
刘邦混迹社会多年,对于各类人物心理有着很深的把握,知道你怕什么,更知道你想要什么。因此对待不同的人,他能够使用不同的手段来降服,这是他能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邦四十八岁被逼起事,此时的他虽然是一群人的头头,可论起来,他是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但大家伙却都一心一意的跟着他。
虽然刘邦放荡不羁,但底层生活的历练,让他已经早早进入“四十不惑”的段位,这让他相对其他诸侯,能够平静的对待任何不利情况,永远的保持慷慨豁达、乐观积极的态度。
这也是他虽然对待下属轻则骂骂咧咧,重则拳打脚踢,但周围的人在刘邦身上能找到安全感的原因。有什么不平事,那咱们就去找沛公评理,沛公刘邦,正是这么一个作用的存在。
如韩信,韩大将军可在项羽阵营受尽了“委屈”,从业多年依然是执戟郎(看大门)。而在刘邦这里,韩信成为让各位诸侯害怕的大杀器。刘邦不仅给了韩信上将军的权力,更重要的是韩信在刘邦这里获得了在项羽那里无法得到的认同感和存在感。
对比之下我们再来看看项羽,项羽虽出自名门之后,自古以来项羽被视为英雄。可项羽嫉贤妒能的品质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人才在他的麾下都得不到重用。项羽小肚鸡肠,且十分记仇,屠戮百姓就像是家常便饭。
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号令群雄,夺取天下呢?
一个男人能不能成大事,得看有多大的抗挫力和反弹力。多少次被击垮在地,就多少次爬起来,渡尽黑暗便见光明,翻越低谷便是顶峰。
刘邦在和项羽的对战中,输了六大场,三十多小场,可以说是输的彻头彻尾,毫无尊严可言。彭城之战,项羽带领三万楚军,在半日之内击溃刘邦带领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而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
各路诸侯纷纷落井下石,都说刘邦这小子这回肯定玩完了,灭亡是早晚的事,便纷纷背汉向楚。可万万没想到,刘邦不仅没有就此沉沦,彭城大败,反而让其在军事上彻底成熟了。
凭借萧何从关中源源不断的兵员补给,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成功和项羽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对峙。在北方,刘邦派韩信、曹参、灌婴设立河东、上党、太原郡,然后增派三万精兵,让韩信东征燕赵,成功开辟北方根据地。
短短三年后,刘邦于垓下一举歼灭楚军。
而项羽呢,垓下兵败,心灰意冷,即便部下拼死助项羽突围至乌江,江东还有数万兵马等着他,他却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自刎而死。这是项羽第一次大败,也是最后一次大败。
一个人对待成败的态度,就是他能抵达的高度。
在古代的皇帝之中,刘邦绝对是一个另类的人物,甚至从各个角度来看,都能划入“流氓”的队列,但他确是一个好的领袖,拥有自信从容的心理和慷慨豁达的态度,也是一个深谙大众心理的高手,这才是政治家的最完美形态。
三年亡秦,四年灭楚,刘邦在不惑之年,开辟了属于大汉的盛世伟业,一路走来历经艰辛,磨难重重。按刘邦的说法,这是天命,天下不满暴秦久矣,而这位沛县的泗水亭长,却成为那个被老天选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