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27 15:29
一千多年前,有一位传说中可以一觉睡上一百多天的奇人,此人不仅有着神话般的离奇出身,更是凭借神奇的睡功惊动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后来还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先天易学”,咱们今天的视频就来掰扯掰扯他的故事……
睡仙
元代的《太华希夷志》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说有个樵夫在山上砍柴的途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上的尘土已经堆积了一寸多厚,显然它已经在那里非常久的时间了。
《太华希夷志》
善良的樵夫正打算安葬这个“可怜人”,可是当他处理掉覆盖在上面厚厚的尘土后发现:“尸*体”居然还是温热的!正当樵夫不知所措之际,“尸*体”自己苏醒过来并对这个樵夫说:“我正在这里酣睡,你为何要来打扰我”,顿时吓得那位樵夫赶紧俯身跪拜起来。
故事中的那具“尸*体”,就是传说中的“睡仙”陈抟。
古籍中关于陈抟“睡功”的描述,是非常惊人的。比如有的书中说他“日多闭门独卧,累月不起”,常常关起门来不吃不喝一睡就是几个月;也有的说他“小则亘gèn月,大则几年方一觉”,小觉要睡几个月,大觉要睡上好几年;还有更夸张的说法,说他“大困三十六载,小困一十八春”,小睡一觉18年,大睡一觉则长达36年!
有些夸张的传说自然不足为信,不过作为正史的《宋史·陈抟传》中也记载道:
“(陈抟)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是一位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之下,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故而史家称赞他是“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据说,柴荣在听闻了陈抟的神奇睡功之后,曾把他请到皇宫中,并检验过他的睡功。
坊间传闻,陈抟被柴荣关在房中一个月之久,期间他果然不吃不喝都在熟睡之中。一个月后陈抟从睡梦中醒来,精神饱满、神色如常,柴荣看到后从此对他的睡功深信不疑,大为叹服。
那么问题就来了,陈抟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神奇睡功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奇人
陈抟是个奇人,这就还要从他谜一般的离奇身世开始说起。《群谈采余》中有一段关于陈抟的故事,原文是这么说的:
“陈图南,莫知所出。有渔人举网,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携以还家,溉gài釜爇ruò薪,将煮食之。暨水初热,俄雷电绕室大震,渔人惶骇,取出掷地,衣裂儿生,乃从渔人姓陈名抟。”
大意是说,有一个渔人在用渔网捕鱼的时候,网到了一个紫色外皮的巨大肉球。这个胆子颇大的渔民竟然把这个东西带回家,放进铁锅里用水煮着吃。锅里的水才刚刚烧热,房子外突然之间雷电交加,把火上的铁锅震得摇摇欲坠。那个渔民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铁锅里的肉球取出来扔到地上。没想到这一扔,肉球裂开之后里面竟然是一个男婴。惊异的渔民收养了这个婴儿,因为渔民姓陈,就给这个肉团中迸出的男孩取名叫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人称“白云先生”、“希夷先生”。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记载,陈抟小的时候非但没有超乎常人的特质,反而有一个缺陷:一直到四五岁时仍旧不会说话。
大概在他五岁左右,有一次在一条叫做“涡水”的小河旁玩水嬉戏时,身旁突然出现了一位身着青衣的妇人。那位妇人不由分说地抱起陈抟,竟给他哺bǔ乳起来。片刻之后,妇人放下陈抟飘然而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了这次奇特经历的陈抟,不仅很快就会说话,而且就此开启了他开挂一样的奇特人生。他开始习读经史百家之言,并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赋。等到十五岁时,陈抟就已经学富五车,从诗礼书数到黄白方药无不精通。
陈抟
然而没有意外的故事绝不是一个好故事,本来应该轻易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陈抟,却“举进士不第”没有考上进士。陈抟没有放弃,然而可惜的是他屡次复读,但屡考屡败。书上说这期间他又经历了亲人离世,想必应该就是那位把他从水里捞上来的陈姓渔民,所以从此对红尘名利心灰意冷,力求要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去追求一种永恒的生命,于是散尽不多的家财后只带了一只石头做的平底锅离家而去。
开挂之路的头两个NPC很快就出现了,就在陈抟游历山水之时偶遇了两位高人,一位叫做孙君仿另一位叫做獐皮处士。《仙籍总龟》中说,陈抟与这两位高人整日讨论易学和老庄,一直聊了七天七夜。陈抟在这期间受益匪浅,末了两位NPC告知了他下一个任务地点——武当山九室岩。
武当山
陈抟随即来到武当山九室岩,在那里“服气辟谷, 以恬默自处”潜心修炼道学。得益于两位高人的指点,陈抟在武当山如鱼得水,道学功夫日渐精进。也就是在这期间,陈抟创作了《指玄篇》、《入室还丹诗》、《阴真君还丹歌注》、《钓潭集》等,它们被史家高度评价为“皆罗缕道妙, 包括至真”。
根据《丹渊集》的记载,在后晋天福年间陈抟到蜀地云游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NPC出现了,恰恰就是这位选手帮助陈抟成就了他神奇的睡功。
陈抟在去到四川邛州时,拜访了当地天师观的高人何昌一。何昌一擅长一项独门绝技,被称为锁鼻术。所谓锁鼻术,其实是道家修炼之人在睡眠时屏住鼻息控制呼吸的方法。陈抟向何昌一学习锁鼻术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甚至大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这件事情,所以可信度很高。那么陈抟根据锁鼻术而创的神奇睡功究竟有什么奥妙呢,这个我们稍后会详细说到。
麻衣道人
除了何昌一之外,陈抟还遇到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高人—麻衣道人。陈抟与麻衣道人的相遇,甚至还被记载进了一本佛教的史书《佛祖统纪》中,原文是这么说的:“处士陈抟,受《易》于麻衣道者,得所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理极天人,历诋先儒之失,抟始为之注。及受《河图》《洛书》之诀,发《易》道之秘……”
无极图
在麻衣道人的启发之下,陈抟后来创立了“先天易学”,并著有《无极图》和《先天图》,这部分学说成为了宋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开武当山之后,陈抟的下一个任务地点是华山。
陈抟之所以要去华山,有的书中说是神秘持剑金人的指引,也有的说是五条龙化成的一位老人对他的指点。无论如何,华山就是陈抟的最终归宿。
陈抟到了华山之后,隐居于山上的云台观。在华山期间,陈抟与众多道家中的传奇大咖频繁互动,声望更是日渐水涨船高。《太华希夷志》中,就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陈尧佐
北宋的一代名相陈尧佐,曾经到华山拜谒陈抟。正当两人坐在屋中交谈的时候,一位“风姿英爽、目如点漆”仙风道骨的道人突然走了进来。这个道人倒也并不客套,进来之后径直坐到了陈抟的身旁。坐下之后,道人和陈抟简单交谈了几句,说的都是些远离世俗的内容,让陈尧佐听得云山雾罩。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后,那位道人从随身携带的包囊里拿出一枚枣子递给陈尧佐。陈尧佐并不认识这个道人,所以一时间不知所措,客套之下婉拒了道人递过来的枣子。反倒是陈抟毫无顾忌,接过枣子直接就吃了下去。
没过多久,陈抟就送那位道人离开了,等到回来时陈尧佐问他:刚刚这位是谁呢?陈抟淡然回答道:他就是吕洞宾。陈尧佐听后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回想刚刚那枚枣子,彼时他懊悔的心情可想而知。
吕洞宾
民间传说八仙之一、并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根据很多古籍中的记载,同样隐居于华山的吕洞宾竟然是陈抟的座上宾。此外,“动则行八百里”的李八百、吕洞宾的老师钟离权、自称是秦时宫女活了上千岁的毛女等人都是陈抟的家中常客。
李八百
钟离权
这就是圈子,神仙的圈子。进了神仙圈子的陈抟,凭借他独到的睡功,渐渐就得到了一个“睡仙”的美名,不仅如此他还以“有经世之才”而著称。后周世宗显德年间, 华州州将罗彦威听说了陈抟隐居华山时的种种神迹, 随即向世宗柴荣汇报,这才有了前面视频中柴荣测试陈抟睡功的故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陈抟的睡功是否确有其事、它其中的奥妙又究竟如何呢?
睡亦非睡
据说当年有位叫做金砺的文人,游历到华山脚下,拜访陈抟的朋友崔古。因为仰慕陈抟的大名,想请崔古帮忙引见。
崔古说道:“先生正睡呢,等他醒来再见吧。”金砺问道:“那么他什么时候醒呢?”崔古说道:“也许半年,也许三个月。你不如先到别处去,过些时再来。”
一年之后金砺再次拜访崔古,碰巧陈抟也在,金砺大喜过望,立即毕恭毕敬地向陈抟请教睡功的奥秘。陈抟于是侃侃而论,说出了下面这番话来:
“有道。凡人之睡,先睡目,后睡心;吾之睡,先睡心,后睡目。凡人之醒也,先醒心,后醒目;吾之醒也,先醒目,后醒心。心醒,因见心,乃见世;心睡,不见世,并不见心。”
这番话比较抽象,让人听了似懂非懂,如果结合吕洞宾对陈抟睡功的一段评价,可能会容易理解一些,吕洞宾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抟非欲长睡不醒也,意在隐于睡,并资修炼内养,非真睡也。”
由此可见,陈抟的睡功有些类似于冥想,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睡心”。当然陈抟的冥想还要结合一些辟谷的技巧,这样才能在不饮食的情况下,进行长达数月的“睡眠”。此外,与普通冥想最大的不同是,陈抟的睡功有着独特的姿势。
在《天仙道戒忌须知》中介绍了陈抟睡功的具体方法:
“如用希夷睡,侧左者曲其左肱,以手心垫面,开其大指、食指,以左耳安在大指、食指开空之处,则耳窍留空矣,直其腰背,曲其左股,达其坤腹,泰然安帖于褥际,直安右股于左足脚侧,以右手手心,安帖脐轮,而凝其神于脐后,存我一身,咸如晶之明,而如睡於平波水面,下空无底,而一身被褥,存化白气如鸡卵然,而我睡其中,此侧左之法,如侧右亦如侧左法。”
在向左侧卧的时候,弯曲左臂,用手心垫在脸的下面。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将左耳放置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空隙,给耳窍留出一个空间。腰背要挺直,左大腿弯曲到腹部的位置,身体要自然放松平躺,伸直右腿放在左脚的上方。
右手心贴在肚脐上,将心神凝思于肚脐后的部位,幻想自己全身像水晶一样光亮,仿佛睡在平静的水面上,下空无底。想象身上的被褥都化作一层白气,周围环境好像一个鸡蛋,浑然光亮,而自己就睡在鸡蛋的中心。
当然只掌握了睡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稍稍领略一下陈抟睡功的要义和奥妙:
若至人之睡,留藏金息,饮纳玉液,金门牢而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启,苍龙守乎青宫,素虎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呼甲丁以直其时,召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如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遨游,飘飘共闲云出没……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首先要调整呼吸,使之绵绵若存,并徐徐咽下在这个过程中口中所产生的津液。各种感觉器官安定不动,土户穴收紧向上,放松泥丸宫、心目内观、阴阳交汇,使先天之元气在人体五脏中自行运转。放松自己的思想,让它暂时摆脱肉体的束缚,神游于天地之间。在这种似睡非睡、神气相抱、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下,陈抟似乎就能做到出入无息,并且可以长时间不动、不饮、不食,实现所谓的“六脉俱无”、闭气胎息,进入一个高度静寂的境界。
陈抟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历经晚唐、五代、宋初之世, 阅历丰富, 思想深邃。宋太宗曾评价他:怀经纶之长策, 不谒王候; 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陈抟在思想上融儒、释、道三教之学说于易学之中,创立了“先天易学”。他的学说经周敦颐yí、邵雍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极大。不过,陈抟最被人称道的还是他独特的睡功,并被民间尊为“睡仙”。
端拱初年(也就是公元988年),陈抟突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端拱二年秋天石室凿成,陈抟亲自写了几百字的奏表,大致内容是:“我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端拱二年(989年)七月,陈抟仙逝于华山张超谷石室,享年一百一十八岁。据说七天之后,他的四肢身体还有余温,彼时还有五色的彩云漂浮在石室的洞口,经月不散。
正所谓,
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
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
烟里长存乐,壶中别有天。
欲知睡梦里,人间第—玄。
喜欢上古神话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