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9 19:5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很多文明国家都讲究对逝者尊重,在西方,会有牧师为逝者祷告,而在我国同样也有一系列丧葬仪式。
丧葬仪式是由后代办理,主要体现了后代对逝者的告别。
后代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仪式体现对逝者已逝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敬畏。
从丧葬仪式中也能传承一定的文化内核,比如家庭祖训以及整个民族文化。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讲究去世后能够入土为安,这就是传承了我国民族的文化内核。
人们认为先辈在另一个世界安全快乐之后,他们也能保佑后代。
因为大家相信灵魂是不灭的,在古代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人们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于鬼神之说。
所以在丧葬文化中,大家都会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待鬼魂和神灵。
可见,丧葬文化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先辈的尊重和思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家族蓬勃发展,后代风调雨顺的期许。
老人们从丧葬当中总结经验,于是流传下来“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这样的俗语。
他们可以通过俗语警示后代一些行为,从字面意思来看,老人警示的是不葬逝者6个地方,否则就会穷三年。
这6个地方是哪6个地方呢?为什么会穷3年?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一块好的地方可以旺人的气运,而一个人的气运又关系着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兴旺。
因此我们在选择房屋的时候就要选一块风水宝地,对于逝者来说,墓地就是他们的房屋。
作为后代,为逝者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能凝结整个家族的命运,也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思念。
如果没能选择一块好的墓地,就可能会触霉运,所谓穷三年也是这个意思。
要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没有钱都是万万不能的。
而“三”在我国古代指的是多的意思,而并非是固定数额,比如三令五申,三番五次都是代指一个虚数。
“穷三年”也就很好理解,这句话并不是指葬的坟地没有选对会穷三年,而是指没有选对可能会一直贫穷。
这种说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难苟同,毕竟如今我们更多崇尚科学,知道贫穷和富贵都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可是对于古代来说,他们认为鬼神会掌握人的命运。
先辈在去世之后成为鬼神,如果后代能给他们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就能让他们保佑子孙后代都可以平安幸福,一切顺利。
我国向来是礼仪之邦,丧葬文化也体现了一种礼仪文化,人们在这场仪式中会表达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同时也期待未来的蓬勃和生生不息。
丧葬文化包括遗体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人民都使用的是装棺土葬,有少数地区使用的是天葬,海葬等等。
人们之所以认为遗体处理方式会改变家族命运,主要是因为人们相信鬼魂的存在。
所谓万物皆有灵就是指人们认为冥冥之中有灵魂在控制一切,人们认为灵魂是可以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
在肉体有生命的时候,灵魂就屈服在肉体当中,当肉体死亡后,灵魂就会外出游荡。
正因为这样,人们相信逝者已逝,但是灵魂永存,逝者的灵魂会做很多人们无法解释的事情。
如果把逝者的肉体葬在风水不好的地方,逝者的灵魂就得不到安息,后代就会因此而触霉运。
老人说的“坟有6不葬,一葬穷三年”,这其中六个不允许被埋葬的地方就是风水不好,没有办法让逝者安息的地方,具体是哪些地方呢?
在很多人心中认为,庙宇处应该是风水宝地,因为这里有神灵庇佑,万物都能蓬勃生长。
可是庙宇就是老人所说六不葬的其中一葬,庙宇虽然有生机且通灵性,但并不适合死人居住。
因为庙宇当中所住的是神灵,而家中的人去世会变为鬼魂。
把逝者葬在庙宇当中,首先是会亵渎神灵的宁静,因此神灵可能会把灾祸传给家族后代。
其次庙宇当中并不适合逝者安息,毕竟这里是庄严肃穆的地方,是神灵的空间,鬼魂在神灵的镇压下也会不得安息。
况且庙宇人来人往,十分喧闹,逝者被葬在这里就会被打扰。
更重要的是,庙宇处有死人对于那些烧香拜佛的人来说也很不吉利,这样会亵渎他们的信仰,也会引来他们的咒怨,进而给家族引来祸端。
反之,因为害怕逝者受到尘世喧嚣的侵扰,人们就想把他们葬在荒郊僻壤的地方,其实这样也是不对的。
老人所说的六不葬其中就有不葬荒郊僻壤的地方。
这些地方虽然可以让先辈不受打扰,可是人们不选这样的地方,一定是因为这些地方太过荒凉。
荒凉就意味着风水不好,这可能就会影响家族兴旺。
想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靠近水源的地方。
因为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但其实湍急的水流旁边也是不能葬逝者的。
如果葬在水边,逝者也很难得到安息,因为靠近水就靠近了不可控因素。
水会导致泥石流,导致土方坍塌,逝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自然侵蚀,可能还会沿着水流居无定所。
在风水学当中,水是因为具有流动性,所以代表源源不断的财富。
可是对于需要安息的逝者来说,水的流动性就代表着不安稳,这会让逝者无法长眠,逝者可能就不能保证子孙后代生活安稳幸福。
如果是湍急的河流,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正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水聚财是指源远流长的小溪流或是聚在一起的小池塘,如果是湍急的水流,则意味着钱财无法聚拢,最终导致破财。
除了水流旁不能葬之外,沟洼之处也不能葬,沟洼就意味着崎岖不平,在大多数人们的认知中,平坦的路才是阳光大路。
崎岖不平就意味着困难丛生,沟壑则意味着财产的流失,这样的风水不利于家族的长久兴旺。
有人觉得长久兴旺就要有根深蒂固的根基,如果把逝者葬到大树下面,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寓意?
其实并不是,根深蒂固的大树会枝繁叶茂,而树叶遮挡阳光,可能就会让墓地周围阴暗苔藓丛生,这预示着家族衰落。
同时墓地旁杂草丛生也不是对逝者的不敬,而且大树的根系会不断发展,有可能会打扰逝者的正常空间。
再加上树根处会有蚯蚓等生物,这些生物可能会破坏棺材,甚至是逝者的肉体,所以大树下也是不能葬坟的地方。
最后一处不可葬的地方就是荒山当中,这种地方很难有生命生长,所以就难以汇聚繁荣昌盛的灵气。
逝者在这样的地方被埋葬,他们会觉得十分孤独,这不是他们喜欢的地方,也就不利于家族繁荣。
所以说庙宇处、荒凉处、水边处、坑洼处、大树下和荒山就是老人说的六不葬地方,这六个地方放在今天来看,还有现实意义吗?
放在科学的角度来看,这6种地方也有一定的意义。
像是荒凉的地方容易引发在世者的感伤之情,在亲人离世后,在世者本就心情阴郁,如果再看到荒凉的景象,更容易加重这种情节。
而靠近水或是山的地方在生活当中较为危险,后代人去祭奠先辈的时候,很容易在路途上发生意外。
只是在如今社会中,这6个地方的适配性已经不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处都是房屋建设,高楼林立。
想要找这6个地方下葬实际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我国开始改善丧葬文化。
我国推崇火葬代替土葬,这样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节约土地。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禁止在林地、城市公园、水库等地建造坟墓,在这样的明文规定下,人们想找这六种地方并不容易。
为了摒弃从前繁琐的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的丧葬方式,我国还鼓励干部捐赠器官或遗体,并用海葬、花葬等方法处理遗体。
目的就是为了从上至下的影响整个丧葬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丧葬理念中来。
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相信靠勤劳努力能够致富的道理,而不是依靠于风水,依靠于鬼神。
对于逝者,如今的我们依旧会满怀敬意,只不过我们更多时候会用思念的方法,让他们在我们的身边永存。
毕竟逝者已逝,未来的生活我们还要正常度过,所以我国的丧葬文化趋于现代化,文明化,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化。
不仅是遗体处理的方式发生转变,还有殡葬礼仪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更加节俭,绿色的发展,如今人们推崇互联网殡葬礼仪,让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在网络当中表达思念和敬意。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丧葬文化当中,最重要的是后辈对先辈的孝敬之心,这是需要我们传承的。
可是给先辈购买多大的坟地,或是焚烧千奇百怪的祭奠用品是孝道吗?
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孝道是在逝者生前体现的,是要珍惜活着在一起的时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坟有六不葬,后代子孙旺”,死后为什么不能葬在这6个地方?有啥讲究?-微智先峰-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