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海南海水鱼的种类与特点

发表时间: 2025-03-10 10:09

马鲛鱼


  学名:鲅

  俗名:蓝点马鲛、鲅鱼、鰆鱼

  背部蓝绿色带斑点,游泳速度快,多为野生捕捞,人工养殖较少。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摄


红线鱼


  学名:金线鱼

  俗名:红衫、红哥鲤

  体侧有一条金黄色纵带,栖息于沙泥底海域。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摄


‫带鱼


  学名:白带鱼

  俗名:刀鱼、牙带

  银白色带状,无鳞,夜间垂直洄游,无规模化养殖,均为捕捞。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摄

金鲳鱼


  学名:卵形鲳鲹

  俗名:黄腊鲳、金鲳

  体侧扁,金黄色,尾鳍分叉,群居性。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摄


泥猛鱼


  学名:褐篮子鱼

  俗名:篮子鱼、臭肚、象鱼

  体侧密布褐色斑点,背鳍和臀鳍有毒刺,草食性,喜食藻类。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彬摄


  沙丁鱼

  学名:沙丁鱼

  俗名:沙鲻、大肚鰛、真鰛

  体长15厘米—30厘米,银白色细长体型,滤食浮游生物。


马友‎鱼


  学名:四指马鲅

  俗名:马友、午鱼、午笋

  胸鳍下方有四条游离的丝状鳍条,喜好沙泥底质环境。


黄鳍鲷


  学名:黄鳍棘鲷

  俗名:黄脚立、黄翅、黄立鱼

  体侧银灰色,腹鳍、臀鳍及尾鳍下叶呈鲜黄色,栖息于河口、红树林或岩礁区。


高体鰤


 ‫ 学名:高体鰤

  俗名:杜氏鰤、红甘鰤、红魽

  体侧有一条明显的褐色斜带,最大体长可达1.8米,游泳速度快,属洄游性鱼类。

青衣鱼


  学名:新月锦鱼

  俗名:绿衣、青衣

  雄鱼以蓝绿色为主,尾鳍呈新月形,雌鱼多为红色带斑点,多为野生捕捞,人工养殖难度较高。


军曹鱼


  学名:军曹鱼

  俗名:海鲡、海丽鱼、海干草

  体长可达2米,背部深棕色,腹部银白色,幼鱼常与鲨鱼等大型鱼类共生,肉质白嫩؜细腻,被誉为“海水鳕鱼”。

石斑鱼


  学名:珍珠龙胆石斑鱼

  俗名:珍珠斑、龙虎斑

  体型庞大,可达2米,体表有深色斑点,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区。

  (陈彬辑 制图/孙发强)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