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苏州女子长期艾灸,医生疑惑平常习惯竟成养生秘诀?

发表时间: 2024-07-31 15:33

苏州女子长期艾灸,医生疑惑平常习惯竟成养生秘诀?

内容资料来源:

1. 李明,张强,"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2018年第38卷第8期。

2. 王芳,刘刚,"艾灸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医药研究》,2019年第2期。

3. 陈涛,孙立,"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效果的观察",《现代中医临床》,2020年第3期。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通过燃烧艾柱、艾条等方法,利用其燃烧产生的烟雾熏烤人体的重要穴位,达到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效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28岁的苏州姑娘李锦是一名原画师,经常动不动感觉腰酸背痛。做他们这一行的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类似的问题。2017年6月8日,在同事的推荐下,李锦去了一家中药馆接受艾灸。

艾灸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燃烧的艾条产生的热量可以深入肌肉层,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疗法。此外,艾灸还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帮助舒缓压力、改善睡眠。在调理女性生理问题方面,艾灸被认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和促进子宫健康。

听医生解释完艾灸的好处,李锦心里充满了期待,放心的躺在诊疗床上等待着专业医师的操作。只见她先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然后在距离皮肤约3cm处进行熏灸,每个穴位约为十分钟左右,半小时不到,李锦觉得皮肤有些温热,浑身经脉都跟着舒展开,这就是典型的温和灸

经过这一次的治疗后,李锦感觉神清气爽,忍不住感慨老中医的奇妙之处。连着半个月的时间下来,李锦已经鲜少能感觉到肩颈酸痛。面色都跟着红润了许多

很快,时间来到8月份,因为天气炎热,李锦总是吃不下饭,一天下来没什么胃口感觉不到饥饿,好些日子下来,李锦已经愈发消瘦,晚上也总是失眠睡不着觉。这时,她想到了艾灸。

基于身体情况,这次艾灸的部位发生了调整,集中在风府、中脘和膻中三个部位。风府位于颈项部,是人体重要的风门,正常情况下能调节外来风邪的阻挡与排除,避免风邪侵犯人体造成头痛、发热等症状。此外,风府还与人体的经络、气血流通密切相关,通过针灸或拔罐等方法刺激风府,可以达到舒经活络、缓解肌肉酸痛的效果。

中脘位于脐上,胃中央,是脾胃经络的要穴之一。它主要关联着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调节中焦气机,有健脾和胃、促进食欲、缓解消化不良等作用。而膻中位于胸部,心脏之前,被认为是气血交汇之处,是人体重要的气海,对调节心脏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有特殊意义。

连着三日的治疗,胃口开始恢复,食欲比之前好了不少,晚上入睡不再困难。排便也重新有了规律,精神状态相对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前脸部总爱出油的毛病也得到了缓解。

之后,医生又对命门、风府、中脘、关元等部位进行了二次艾灸,一个疗程下来,李锦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经过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医生认为李锦已经可以不用艾灸了,自行调整生活习惯即可。但李锦却执意要延长治疗时间。

时间很快来到年底,办公室里正是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李锦虽然没时间顾得上去艾灸,但却买了一些设备自己在家操作。由于自己的技艺并不娴熟,好几次艾灸都没达到理想效果,反而还给她惹了一些大麻烦。

12月27日,李锦已经连轴转了半个月,脸上冒出了好几个痘痘,由于顾不上喝水,经常发生便秘。晚上临睡前心情格外烦躁,连带着白天的精神状态也跟着堪忧。

为了帮助缓解症状,她专门买了一个大水壶,督促自己喝水。整天至少要喝掉3L水,可是排便依旧困难。而且皮肤也跟着起皮,不管用多昂贵的护肤品,都是治标不治本,那段时间只要一化妆就会卡粉。

她以为是精神压力太大导致的身体反应,于是前去药店买了一盒逍遥丸,吃了几天后,情志畅通。夜间入睡困难则依赖褪黑素,亦或者是安眠药,反复几次后,也算有所缓解。

然而,一周时间不到,类似的症状再次上演。刚巧手里的活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她便想着去医院好好检查一番。

老中医搭脉后,发现脉象快而无力,这是体内有内热的表现,多见于阴虚人群。随后对方让她伸出舌头看看,舌苔偏薄,舌质偏红,而红舌少苔是阴虚的典型舌象。综合而言是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指体内阴液亏损,不能正常的滋养和制约阳热,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疲劳、长期熬夜、饮食不调等等。当出现阴虚火旺是,人体则会表现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五心烦热等症状。

然而,李锦却不明白之前好端端的身体,怎么突然就成了这幅千疮百孔的模样。在和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李锦专门强调此前自己通过艾灸改善体质的经历,对艾灸好一顿夸赞。可没想到医生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傻眼了,怎么会是艾灸惹的祸?

只见医生长叹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艾灸虽然没有什么副作用,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尤其是你这一类阴虚火旺的体质,在使用艾灸时要格外的当心。当然,如果你们这类人群能够在艾灸时注意以下三点,那么不仅可以避免不适,而且还能有效的改善体质!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通过燃烧艾草对身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煎,既可以调和身体的阴阳气血,也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然而,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而言,在施行艾灸时仍需谨慎,以免加剧内火,影响健康。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在进行艾灸时,应该充分理解和平衡艾灸的温热性与自身内在的火热状态。由于这种体质的人内火已旺,如果在艾灸的选择上、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当,很容易导致内火更甚,反而加重身体不适。

因此,艾灸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整和掌握好火候、时长及适应性,旨在通过艾灸的外部温热作用,调和内外失衡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体内的温度。

在选择艾灸的穴位时,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应避开直接刺激身体内火旺盛的部位,例如心脏区域的穴位,而更多地选择能够滋阴降火的穴位。通常来说,这类穴位位于身体的阴性部位,如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温和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和阴阳、缓解火旺所致的症状。

此外,施行艾灸时的火候控制对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应该避免使用过热的艾条,或是将艾条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过度温热,从而激发内火。艾灸的过程中,温度应该控制在一种温和、舒适的范围内,使用者应该感到温暖而非灼热,维持在这种状态下的艾灸,不仅能够避免过度刺激,还能够促进身体阴阳的平衡,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

艾灸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也极为重要,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在施艾灸时,应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内火上升,从而影响到艾灸的效果。因而,在艾灸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也是调节体质、缓解内火的重要环节。

总之,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在进行艾灸时,应该精心选择适合的穴位,控制好艾灸的温度和时长,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确保艾灸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合适的方法和适度的艾灸,不仅能够帮助调整体质,平衡阴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