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苏州医生分享悲秋综合征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 2024-09-29 19:18

苏州医生分享悲秋综合征应对方法

秋分后,不少市民都觉得情绪低落,出现“悲秋”情绪。为此,医生提醒市民,秋季‭养‬‏生要注意精神的保养,可以通过合理的情感交流、优质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以及科学的饮食调养,有效缓解⁠负面情绪,享受一个健康、愉悦‮的秋季。

秋意浓,情绪低?

当心“悲秋综合征”

近期,市民张女士时常感到心情低落,对往日喜爱的活动也失去了兴趣,夜晚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劲后,她决定寻求专业帮助,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在医院的中医内科,张女士向医生敞开了心扉,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情绪变化和生活困扰。医生耐心倾听,并为其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后,诊断她患上了“悲秋综合征”。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医师马丽霞介绍,在中医理论中,秋季被赋予了五行属金的属性,同时与人的情感“悲”紧密相连,内应人体之肺脏。这一时期,不少人会感到情绪莫名低落,仿佛被一股淡淡的哀愁所笼罩,这便是“悲秋”现象。

如何驱散“悲秋”阴霾

四点小贴士请收好

那么在秋季,市民该如何有效应对季节带来的情绪波动呢?马丽霞介绍,首先,市民应注重与他人的情感交流,驱散心灵阴霾。面对秋季的萧瑟景象,情感的抒发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马丽霞建议市民多抽出时间与家人、朋友相聚,分享生活的点滴,通过真诚的交流来缓解内心的压抑感,让温暖的亲情和友情成为抵御“悲秋”情绪的坚实盾牌。

其次,市民应保证优质睡眠,为心灵充电。良好的睡眠是情绪稳定的基石。马丽霞建议市民遵循秋季养生“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即尽量在晚上十点半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机能与季节‎变化同步调整,稳定情绪波动。此外,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与舒适,也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

再次,市民应适当运动,运动是调节情绪、增强体质的良方。马丽霞建议,秋季应多到户外走动,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可以尝试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养生功法,这不仅能够调和气血、舒缓压力,还能在运动中体验身心的和谐统一,为心灵带来一份宁静与放松。

最后,市民应做到食养有道‏,润燥生津保健康。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受燥邪侵袭,出现皮肤干燥、五官不适等症状。因此,秋季饮食应注重“燥者润之”的原则,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如葱、姜、蒜等,转而多吃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秋梨、石榴、橘子、葡萄、猕猴桃及甘蔗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起到生津润燥的作用。此外,百合、荸荠、山药、银耳等食材也是秋季润燥的佳品,适量食用有助于滋阴润肺、改善干燥症状。(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文/摄)

编辑: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