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19 15:06
横店,这座因影视而兴的城市,藏着一位八旬老人的“痴心妄想”——重建圆明园。
消息一出,舆论炸锅,质疑声、反对声如潮水般涌来。
有人说他是“人傻钱多”,也有人说他是借机炒作,更有专家学者痛批其“毫无意义,破坏历史”。
然而,在一片喧嚣中,这位名叫徐文荣的老人,顶着压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注定充满荆棘的圆梦之旅。
究竟是什么样的执念,让他甘愿背负骂名,也要倾尽心血去复刻一座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皇家园林?
一切,还得从1860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说起……
“万园之园”——这是世人对圆明园曾经辉煌的最高评价。
历经几代帝王的精心雕琢,这座皇家园林融合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堪称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然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惨遭劫掠和焚毁,冲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也灼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更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象征,成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百年沧桑,斗转星移,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如何处理圆明园遗址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最终,国家决定保留遗址,让断壁残垣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不过,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圆明园的残缺始终是心中难以弥合的伤痕,他们渴望看到这座皇家园林重现昔日辉煌,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告慰历史,也慰藉自己。
徐文荣,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一手打造的横店影视城却是家喻户晓,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到“东方好莱坞”,横店的崛起,离不开徐文荣的远见卓识和敢为人先。
1935年,徐文荣出生在浙江横店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展现出过人的商业头脑和实干精神。成年后,他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丝厂。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策略,他硬是将这家“烂摊子”盘活,并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不过,徐文荣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始终相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96年,著名导演谢晋为拍摄电影《鸦片战争》四处寻找合适的场景,当他来到横店,看到这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时,眼前一亮。
得知谢晋的来意后,徐文荣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力排众议,投资兴建了“广州街”影视拍摄基地,并以极高的效率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谢晋导演的认可。
《鸦片战争》的成功拍摄,让横店影视城一炮而红,也开启了徐文荣的“影视梦”,他陆续投资兴建了“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等多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吸引了无数剧组前来取景拍摄,横店也因此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然而,在徐文荣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重建圆明园,这个想法在他年轻时就已萌芽,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一直未能付诸实践。
随着横店影视城的成功,徐文荣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重建圆明园的梦想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他深知,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园林,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重建圆明园,不仅是为了弥补历史的遗憾,更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创造力。
2008年,徐文荣对外宣布将斥资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的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支持者们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反对的声音同样振聋发聩。
有人质疑徐文荣“炒作”,有人担忧重建会“破坏历史的真实性”,更有专家学者从专业角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圆明园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异地重建毫无意义,反而会弱化圆明园的历史意义。
面对种种质疑和压力,徐文荣顶住压力,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他知道,重建圆明园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但他已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将这条路走到底。
资金问题是横亘在徐文荣面前的第一座大山,300亿的巨额投资,即使对于财力雄厚的横店集团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筹集资金,徐文荣多方奔走,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最终成功解决了资金问题。
然而,资金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技术难题、设计方案、政府审批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每一个问题都考验着徐文荣和他的团队的智慧和勇气。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圆明园的原貌,徐文荣聘请了国内顶尖的古建筑专家和工匠,查阅了海量的历史资料,并多次前往北京圆明园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力求在建筑风格、工艺细节、园林布局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2012年,横店圆明新园项目正式动工。
施工过程中,徐文荣事必躬亲,经常出现在工地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
已经年过七旬的他,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仿佛回到了当年创业的激情岁月。
2016年9月,历经四年多的艰苦建设,横店圆明新园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
这座占地6200多亩,总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的庞大园林,以其恢弘的气势、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漫步在圆明新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尽管无法完全复制圆明园当年的盛况,但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成,依然让无数人为之震撼,也让世人有机会重新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
不过,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成,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有人认为,横店圆明新园虽然宏伟壮观,但毕竟是“复制品”,缺乏历史的沧桑感,难以与真正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也有人认为,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成,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和传承,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徐文荣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坦言,横店圆明新园的建造,只是在尽力还原历史,而无法真正复制历史,他希望通过圆明新园的建造,能够唤醒更多人对于历史的记忆,对于文化的珍视,对于未来的思考。
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成,是徐文荣个人梦想的实现,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文化地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未来的希望。
回望历史,圆明园的焚毁,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记忆,它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横店圆明新园的建成,或许并不能完全弥补历史的遗憾,但它至少可以让我们记住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横店掌舵人徐文荣反对家族世袭 花300亿复建圆明园--中国日报网2018-01-19 08:33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