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石品鉴网

掌握命运:心态控制与克己慎行的力量

发表时间: 2024-07-18 00:08

掌握命运:心态控制与克己慎行的力量

/有书白桃乌龙茶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诞生过太多风流人物。

其中,被冠以“圣贤”名号的王阳明,用了一生的时间,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直至历经沧桑,他如梦方醒:“心外无物。”世事易变,人只有及时醒悟,控制心态、克己慎行,才能迎来真正的光明。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王阳明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去想它有什么益处呢?只是白白耗心费力罢了,不如把心放安逸。

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对待我们。

公元1499年,明代画家唐寅怀着连中三元的志向踏入考场,却意外陷入科考舞弊案,结果被终身禁考。

生性高傲的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索性“破罐子破摔”,赋闲在家,靠饮酒赋诗和作画维持生计。

每次卖完字画,他就会纵情享乐,一醉方休,只为排遣心中愤懑。然而常年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结果,是后半生穷困潦倒,无人问津。

最终在凄凉的桃花庵里,他结束了自己潦倒落魄的一生。

唐寅天资聪颖,才气逼人,不仅诗画堪称一绝,更是在初次参加乡试时便拔得头筹,人送外号“唐解元”。然而,面对命运的波折,他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结果让人生沦为彻底的悲剧。

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倘若任何不快、不舍都记挂于心,那么纵使天下之大,也处处是牢笼,举步维艰。

正如作家余华所说:“大多数时候,是你的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情绪只是一种感受,一种反应,不应是我们行动的主导力量。过于追逐和放大情绪,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和思考的能力,陷入恶性循环。

相反,当我们意识到情绪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我们就能够减少对情绪的过多关注,从而更好地掌控心态。

当一个人的心不受拘束,即便身陷囹圄,也能让命运的寒冬焕发蓬勃生机。

冲破本性桎梏,目光所至皆坦途

在《泛海》一诗中,王阳明写道:“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一切艰难险阻,在王阳明看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晚清名臣左宗棠,自幼家贫,八口之家全靠父亲一人养活。

但左宗棠从小就志向远大,“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抓住一切机会,发奋苦读,最终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名次。

功成名就之后,每次回到乡里,左宗棠都会大摆筵席,款待乡邻,并且无偿筹建学堂,供晚辈读书。

别人问他,为什么善待曾经对自己不好的人。左宗棠只是笑着回应,冤冤相报何时了,还不如广施恩惠,好让邻里和睦相处。

因为克己慎行,宽宏大度,左宗棠无论走到哪,都能得众人相助,从而左右逢源,屡创功绩。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抱怨苍天;抱怨别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就不会立志进取。

同样是面对人生绝境,弱者在痛苦中沉沦,强者则咬定青山不放松,如愿抵达希望的彼岸。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也是自己。

王阳明说:“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人生的意义,就藏在人生的坎坷之中。遇到磨难便缴械投降,一起止步的,不只是前途,还有生命的动力。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其实,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知,本质上是客观世界在心中的主观反映。

一旦脱离心的感知,世界于我们的意义便不复存在。因此,世界并非一成不变,生活也是如此。

“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只要我们能驾驭自己的情绪,相信自己的力量,人生便没有无法跨越的天堑。

主播:姜玉函

民生周刊》新媒体编辑

文章来源:有书(ID: youshucc)

作者:有书白桃乌龙茶

画家:李鱓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