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艺术简介李伟,字韧恒,号砚耕,艺名醉墨。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书画兼修,涉猎篆刻诗词。结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书画创作高研班。
瑞雪兆丰年,使我想起了开国伟人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又在朋友圈看到书法家孟国安书写的《沁园春雪》草书照片,眼帘呈现出他几年前在郑州古玩城工作室挥毫泼墨展风采的身姿。
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兄姐均酷爱书法,伯父胡之光为浙东书法名家。抗战胜利后寓贵阳,全国解放后携家定居上海。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为追祭侄子而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书于公元758年(唐元年),纵20.8厘米,横75.5厘米,行书纸本,二十三行,共二百三十四字。颜真卿《祭侄稿》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父子在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元魏的碑刻、墓志、摩崖、造像记等石刻文字,主要包括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时期的作品,在书法风格上亦可上溯至东晋,南朝宋、齐、梁时期的部分石刻文字。
蜀葵喜阳光,但对土质要求甚宽,常种植在建筑物旁、假山旁,或点缀在院落、花坛、草坪间。范国盈1957年生河北任丘,常住北京西城区。
书法与国画是在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艺术,其文化源头与哲学理念都是一样的。书画同源,它们使用完全相同的笔墨工具材料,讲究“骨法用笔”的笔法,讲究“经营位置”的章法布局,在学习方法上都需要描摹与临写等。
石开,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沧浪书社成员。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什么是大家?
于非闇,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蓬莱,满族,原名照,字非闇,又号闲人,中国近现代工笔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喜鹊柳树》《玉兰黄鹂》《红杏山鹧》《牡丹鸽子》 《山茶蝴蝶》《和平鸽》《丹柿图》等,主要专著文集有《都门豢鸽记》《都门艺兰记》《都门钓鱼记》《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都门艺菊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等。
李虎平,男,汉族,198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陇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的美食,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特别是面食,简直多到让人怀疑: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往面里加?虽然坊间流传“北方吃面,南方吃米”,但千万别被这句话骗了,南方人民在面条这件事上,一点都没落下风。要论全国范围内令人欲罢不能的面条,我给大家精挑细选了十碗。敢说自己是面条行家?
孔子,这位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那段周游列国的经历,更是让人感慨万千。
我告诉你,你这样设计会失去巨大的市场的你改成这样咱们的脚放哪里啊!我就不明白了,就不能加固下面那天杠吗,非要改成这个样子。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仿佛要把世间万物都烤化了一般,人们在高温下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心中无不期盼着凉爽的秋风早日到来,终于,我们迎来了“出伏”的日子,告别了难熬的“三伏天”,出伏并不意味着暑气就此消散,老人们常说“秋老虎,毒如虎”,想要安然度过夏秋交替之际,还需谨慎小心,牢记一些传统智慧。
其余时段市区禁限行道路对上述车辆不再限制通行(不含高架桥桥面及上跨式立交桥)。 本通告自2023年5月1日起实行,与本通告不一致的以本通告为准。 合肥...
1、处女座最舍不得乱花钱的几个星座,也是存钱最多的人处女座的人以其精细入微的特质,在理财上同样展现出高超的才能。他们从不轻易乱花一分钱,每一笔支出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处女座的人深知金钱的价值,他们懂得将财富积累起来,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白是表明心意,不是索取关系。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选择。我尊重你的选择。”“爱情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爱对了是附加值,爱错了是经验值。”
诗词与对联,乃是古代读书人最大的两个爱好。历朝历代,留下了无数堪称“绝对”的对联。而明朝就有这么一副对联,被称作“史上最懒”的对联。而这副对联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对联本身,更是因为作者本身乃是当世名士。这副对联写出了他辛酸坎坷的一生。那么,这对联是何人所作?
近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发布公告:自12月6日起正式运营每天开放时间为:09:00—18:00(停止入馆时间:17:00)每周一闭馆该馆实行实名预约订票制度观众须提前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预约在线上或现场购(换)票按预约时段持身份证原件入馆门票价格为50元/人▲陶寺遗
庄子真的是人间清醒。在我们寻求有用,总是担心自己无用的时候,庄子告诉我们,有一棵大树,因为没用,得以长得很大很大,它就在路边,但匠人们连看都不看它,就是因为它没用,它才能安然地生长。庄子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